新華網昆明7月28日電(記者 侯強)在中老鐵路旅客列車上,活躍著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在列車班組的各個崗位上將自己的青青活力投入到服務乘客之中,為中老鐵路列車增添了青春的色彩。
而要真正把服務做到好,又談何容易。列車長趙瑩靜為了能消除外籍旅客因語言不通產生的無助感,苦練老撾語、泰語和英語;中老鐵路首發列車司機胡堅不斷磨煉駕駛技術以實現平穩行駛,甚至達到“車到客不知、車停客不曉”的境界;傣族列車員依波逢時常以“我代表的是中國鐵路的形象”激勵著自己,在服務工作中全力以赴、真心付出。
趙瑩靜:幫助遇到困難的旅客就是我的“工作成就”
(相關資料圖)
1989年出生的趙瑩靜自稱是一名“鐵三代”,爺爺曾是一名鐵道兵,外公和母親都是鐵路系統職工。在她的童年記憶里,滿是火車駛過時發出的轟隆聲和一眼望不到頭的鐵軌,“我與鐵路可是打小的交情了。”趙瑩靜笑著說。
7月27日,列車長趙瑩靜在整理旅客的行李。新華網記者 侯強 攝
中老鐵路開通前,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通過“雙骨干”培養180名既懂老撾語、又懂鐵路專業的技能骨干,趙瑩靜成功入選。苦練老撾語、泰語和英語,讓乘客們在列車上不因語言不通而感到孤單無助,成為了趙瑩靜的一項工作目標。
功夫不負有心人,趙瑩靜的外語技能在工作中幫助了不少聽不懂中文的“老外”。
趙瑩靜曾經幫助過一位來自英國的女士。這位旅客在站臺等車的時候,看上去表情有點慌張、東張西望不知所措。當趙瑩靜走上前,用英文說出“您需要幫助嗎?”對方的笑容一下就回到了臉上,并對趙瑩靜說,自己來自英國,初到中國不知道怎么購買當地的手機卡,去西雙版納怎么找到酒店等等。趙瑩靜不僅一一作答,還為她制作了給出租車司機看的寫著酒店名稱的中文小紙條。到站后,趙瑩靜還安排了同事送其出站。“我看到她高興,我也感到高興,我覺得這就是我的工作成就。”趙瑩靜說。
胡堅:“車到客不知、車停客不曉”是我追求的境界
今年29歲的列車司機胡堅是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2013年從部隊退伍后,他來到昆明機務段工作。
圖為中老鐵路首發列車司機胡堅在工作中。(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干一行,就要愛一行,干就要干好。”胡堅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在為中老鐵路選拔首發列車司機的比賽中,胡堅憑借其過硬的駕駛技術,從報名參選的39名司機中脫穎而出,成為中老鐵路首發列車司機。
中老鐵路沿線地質情況復雜,橋隧比高,線路坡道較大,要把列車開得穩當平順,絕非易事,非下苦功不可。
在正式通車前的試車階段,胡堅要先將中老鐵路上每一座橋梁、隧道、坡道的情況爛熟在胸;在駕駛中,他要不斷總結如何精準控制車速、哪個坡道需要哪種操作、哪個區間需要提幾級手柄,甚至形成了“肌肉記憶”。
胡堅說,駕駛機車要為旅客提供平穩舒適的乘坐感受,“車起客不知,車停客不曉”是我們列車司機追求的境界。
依波逢:保持微笑,“我代表的是中國鐵路的形象”
24歲的傣族列車員依波逢嫻熟地為旅客遞上一杯咖啡,雖然因防疫要求戴著口罩,但是從依波逢彎起的眉眼可以看出,這個身著“絲路花語”工作服的姑娘是在微笑著服務。
7月27日,列車員依波逢為旅客遞上一杯咖啡。新華網記者 侯強 攝
依波逢的家位于云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勐滿鎮上景龍村。依波逢回憶說,父母從小就告訴她,要好好學習,踏實做人,長大后走出大山,去看外面的世界。2017年,依波逢考入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就讀應用老撾語專業,終于如父母所愿走出了大山。
“在昆明讀書時,看到電視里飛馳的動車在城市間穿梭,為許多地方帶去新的希望和生機,我都是滿心的羨慕。”依波逢說。
2020年畢業后,依波逢經筆試和面試,成功入選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的小語種人才儲備計劃,當上了一名列車員。
踏上工作崗位后,依波逢干勁十足。為了盡快成為一名合格的中老鐵路客運列車員,她加倍努力學習理論知識,并不斷實踐練習。去年12月,她的夢想成真了,她和班組同事一起成為中老鐵路首發列車的列車員。
依波逢說,中老鐵路客運列車員代表中國鐵路的形象,要用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與旅客的每一句交流、為旅客送上的每一杯咖啡、對旅客的每一次幫助都要做到最好。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微資訊!發現最美鐵路|中老鐵路列車上的一抹青春色彩
新華網昆明7月28日電(記者侯強)在中老鐵路旅客列車上,活躍著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在列車班組的各個崗位上將自己的青青活力投入到服務...
焦點熱議:【發現最美 你評我論】走進華龍一號 帶你近距離感受“國之重器”
7月26日,“發現最美你評我論”——“走進華龍一號”網評品牌活動走進福清核電基地。中國網記者栗衛斌攝中國網福建7月28日訊(記者吳佳...
世界觀察:國防部評北約戰略文件:中國任人欺凌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7月28日下午,國防部舉行例行記者會,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答記者問。記者:據報道,不久前召開的北約馬德里峰會...
世界今日訊!點亮城市“夜景圖”!“新場景”釋放暑期消費新活力
進入暑期,夏意漸濃,炎熱的天氣讓晚風中的夜消費、夜休閑活躍了起來。各地也是緊抓機遇,以歷史文化為抓手,打造各式夜間消費新場景,...
環球快播: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迎參觀熱潮
圖為市民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參觀。新華社記者黃茜恬攝“快看,這是儒家禮儀使用的樂器。”近日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第一展廳的“云龍...
今日快訊:最高法:推動消除戶籍地域性別等就業歧視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為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該意見共30條,被稱...
焦點報道:閩侯多措并舉為大學城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服務
留人誠意滿滿引才碩果累累閩侯多措并舉為大學城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服務又是一年畢業季。近日,來自福建農林大學風景園林專業的畢業生多...
今日報丨2022年就業援助“暖心活動”啟動 南京近5萬崗位專供就業困難人員
2022年就業援助“暖心活動”啟動南京近5萬崗位專供就業困難人員7月27日,以“援助暖民心就業解民憂”為主題的江蘇省暨南京市2022年就業...
焦點要聞:美英澳借“合作”之名大搞核擴散(觀象臺)
美英澳核潛艇合作最近又被曝出核擴散的新證據。中國學術機構日前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美英兩國擬向澳大利亞轉讓數以噸計的武器級核...
【環球新要聞】霸權之下丨阿富汗兒童與火箭彈相伴的童年 一家兒女3死7殘
曠日持久的戰爭讓阿富汗變得滿目瘡痍,也讓許許多多的家庭變得支離破碎。位于楠格哈爾省的謝爾扎德一家在2018年4月就經歷了噩夢的一天。...
焦點熱議:【發現最美 你評我論】走進華龍一號 帶你近距離感受“國之重器”
7月26日,“發現最美你評我論”—...
微資訊!發現最美鐵路|中老鐵路列車上的一抹青春色彩
新華網昆明7月28日電(記者侯強)...
世界觀察:國防部評北約戰略文件:中國任人欺凌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7月28日下午,國防部舉行例行記者...
世界今日訊!點亮城市“夜景圖”!“新場景”釋放暑期消費新活力
進入暑期,夏意漸濃,炎熱的天氣讓...
今日報丨2022年就業援助“暖心活動”啟動 南京近5萬崗位專供就業困難人員
2022年就業援助“暖心活動”啟動南...
今日快訊:最高法:推動消除戶籍地域性別等就業歧視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最高人民...
焦點報道:閩侯多措并舉為大學城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服務
留人誠意滿滿引才碩果累累閩侯多措...
環球快播: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迎參觀熱潮
圖為市民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參觀...
熱訊:【國際漫評】連環畫|“我有一個看不慣又打不敗的對手”(4)
為了跟熊貓進行終極PK,鷹給自己立...
每日報道:美國槍支暴力事件激增 美國槍支制造商十年狂攬超10億美元
周三公布的美國眾議院調查報告顯示...
天天熱點!槍支暴力折射美國治理失靈(鐘聲)
美國民眾對槍支暴力連綿不絕的憤怒...
焦點要聞:美英澳借“合作”之名大搞核擴散(觀象臺)
美英澳核潛艇合作最近又被曝出核擴...
【環球新要聞】霸權之下丨阿富汗兒童與火箭彈相伴的童年 一家兒女3死7殘
曠日持久的戰爭讓阿富汗變得滿目瘡...
今日報丨2022年就業援助“暖心活動”啟動 南京近5萬崗位專供就業困難人員
2022年就業援助“暖心活動”啟動南...
焦點要聞:美英澳借“合作”之名大搞核擴散(觀象臺)
美英澳核潛艇合作最近又被曝出核擴...
【環球新要聞】霸權之下丨阿富汗兒童與火箭彈相伴的童年 一家兒女3死7殘
曠日持久的戰爭讓阿富汗變得滿目瘡...
熱訊:【國際漫評】連環畫|“我有一個看不慣又打不敗的對手”(4)
為了跟熊貓進行終極PK,鷹給自己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