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百家 > 正文

            “中國好人”退伍老兵朱祥務:誠信經營 扶危助困-全球熱資訊

            “開業之日起,我就立下店規:凡是困難群眾全部都享受我的免費診療。”30多年來,退伍軍人朱祥務和亞東各族群眾建立了難舍難分的情誼。“這里是我的第二家鄉,所以,我會竭盡所能在大家有所需求時都能得到我的幫助。”朱祥務感慨地說。

            朱祥務今年57歲,現在是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亞東縣亞東大藥房主治醫師。他曾獲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全國模范退役軍人、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全國先進個體工商戶等榮譽稱號,榮登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好人榜”。

            種善因結善果,心里埋下一顆感恩的種子


            (相關資料圖)

            38年前,來自四川小鎮的朱祥務剛剛入伍,卻因公受傷,命懸一線。那時的西藏日喀則市亞東縣某部條件還非常有限,朱祥務剛做完手術不能自理,藏族阿瑪拉(藏語媽媽)、阿佳們(藏語大姐姐)便像對自己的孩子、兄弟般無微不至地照顧著他,每天喂飯、洗腳、擦背。

            這場傷病讓朱祥務落下了終身殘疾。但他沒有自怨自艾,而是選擇在病愈后遵循組織安排,到內地學習醫術,最終考取了醫師、藥師雙重認證。這段經歷讓朱祥務在心中悄悄埋下了感恩的種子。

            1998年,朱祥務退伍。懷著對西藏這片土地的感恩、赤誠與熱愛,他選擇留下自主創業。秉持“誠實守信,服務人民”的理念,朱祥務陸續開辦了多家個體診所、藥房,自此在亞東縣落地生根。

            “明規則”堅持至今

            藥品經營事關人民群眾的用藥安全,朱祥務深感其中責任。

            在藥品經營方面,他嚴格按要求規范藥品進、銷、存全過程,嚴把藥品質量關,通過了藥品經營企業GSP認證。在購進藥品環節他尤其小心,需對首營企業和首營品種進行嚴格審核,合格后才建立供需關系。在售藥過程中,他帶頭踐行也嚴格要求員工時時處處為病人著想,準確詳實地介紹藥品功效,指導病人科學合理用藥,不讓群眾多花一分冤枉錢。

            30多年來,朱祥務先后開辦了3家藥店、1家診所,從未出現過藥品質量安全事故,累計納稅近100萬元。

            危急時刻,“從不缺席”

            經營之余,朱祥務還發揮余熱,為本地殘疾人員、五保戶、享受低保的貧困戶,及外來務工的人們提供力所能及的醫療服務和藥品,“我的店開張那天起就這么做了,一直到現在,這項累計開支差不多有160多萬元。”這項服務作為一項“明規則”,一直堅持到現在。

            老阿媽格桑卓嘎認定了朱祥務這個“漢族兒子”。相識之初,朱祥務看到家庭貧困的老阿媽格桑卓嘎,一把年紀還要照顧家里的殘疾兒子和孫女,便免費送藥分文不取。后來,格桑卓嘎的孫女白瑪央宗考上內地西藏班,朱祥務便主動資助她的在校生活費,成了白瑪央宗的“朱爸爸”。

            2012年以來,在經濟條件有限的情況下,朱祥務堅持盡自己所能撫養和資助貧困家庭的孩子上學,被孩子們親切的稱呼“朱爸爸”。他已經資助了兩個孩子考上大學,還有六個年紀小的在他的幫助下學習和生活。孩子們的成長小困惑都愿意向他傾訴,為此朱祥務的女兒偶爾吃醋。這些被他資助的孩子們已然成為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退伍不褪色,朱祥務不忘自己身為軍人的本心。在危機時刻,他從不缺席。日常經營中,朱祥務堅持為人們免費提供測量血壓、血糖,雨季提供送便民傘等服務;2015年底,亞東鄉發生森林火災,他冒著隨時病發心臟病的危險組織滅火;日喀則“9.18”地震發生后,他又迅速組織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組成抗震救災服務隊,并且先后組織大家為汶川“5.12” 日喀則“9.18”尼泊爾“4.25”地震災區貧困黨員、貧困戶捐款135萬元左右。

            防疫期間,朱祥務多方籌集購買防疫物資和藥品,為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公安干警、醫務人員、環衛工人捐贈口罩、酒精等防疫物品。“我會持續為防疫一線工作人員免費提供應急醫療用品和防控物資。”朱祥務鄭重承諾道。他帶領商戶為國防建設捐款捐物,深受當地群眾的認可和好評。

            他就是危機時刻從來“不缺席”的中國好人。(記者 王一涵 穆子葉 視頻制作 陶媛 張詩奇)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危機時刻 西藏自治區 日喀則市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