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老字號商標糾紛素來是持久戰 商標爭議重傷老字號

            似乎有老字號的地方,就有商標糾紛。近日,“同仁堂”到底歸誰家所有成了熱門話題,北京同仁堂更是與天津同仁堂隔空嗆聲品牌商標所屬問題。相較于北京同仁堂早已登陸A股,天津同仁堂正處于IPO階段,商標糾紛可能會影響后者上市進展。老字號的商標糾紛素來是持久戰。南北稻香村商標之爭更是業內代表案例,亨得利商標之爭更是持續數年。業內人士指出,品牌企業應該注重日常商標監測,避免因商標問題,產生隱患。

            到底有多少個同仁堂?

            北京同仁堂、天津同仁堂、南京同仁堂、中華同仁堂......消費者對百年老號“同仁堂”的信任,讓別有用心之人覓得商機。

            天眼查截圖

            “同仁堂”的商標糾紛,已于十多年前顯現出來。北京商報記者從天眼查搜索發現,天津同仁堂早在多年前,便開始嘗試注冊屬于自己的“同仁堂”商標。不過,天津同仁堂申請的“天津同仁”“天津同仁堂”等處于無效狀態。但“津同仁”為已注冊商品,天津同仁堂新三版以“津同仁”名義上市。

            盡管同名商標沒能經得住審核,但天津同仁堂堅持自己“老字號”的地位。天津同仁堂對老字號的解釋為,天津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注冊商標:太陽)是2006年商務部認定的第一批“中華老字號”。

            此次,京津“同仁堂”商標糾紛也暗戳戳的較勁兒。8月13日,北京同仁堂官網發布了“關于對天津同仁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提起商標字號侵權訴訟的聲明”后,天津同仁堂旗下微信號“津同仁”也發布了一則名為“天津市公安局、市工商聯‘企業服務日’為老字號和諧健康發展保駕護航”的消息。

            對于商標的糾紛,北京商報記者嘗試致電天津同仁堂,但截至發稿,電話無人接聽。另外,對于商標侵權案件的進展,北京商報記者采訪到北京同仁堂相關負責人,但截至發稿,該負責人暫未回應。

            京津同仁堂僅僅是商標糾紛中的冰山一角,存在糾紛的“同仁堂”遠不止北京和天津。早在2015年,北京同仁堂訴中華同仁堂一案的判決結果為中華同仁堂立即停止侵害北京同仁堂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消除其不正當競爭行為給北京同仁堂公司造成的影響,賠償北京同仁堂公司經濟損失及因維權支出的合理費用共計100萬元。該訴訟案件起因為,中華同仁堂在其店鋪牌匾、裝飾、贈品外包裝、名片、宣傳冊及網站上,突出使用“同仁堂”字樣的行為。

            另外,在一家投資者互動平臺上,有用戶向北京同仁堂提問,該公司與“南京同仁堂”的關系。該公司回復稱,“本公司和南京同仁堂沒有任何關系。”

            商標爭議重傷老字號

            人人提起老字號,既有對產品品質的認可,也有對品牌跨界合作中敢拼敢闖時沖勁兒的贊美。就在老字號品牌嘗試創新的同時,因各種原因產生的一例例商標糾紛案浮出水面。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老字號 商標糾紛 商標爭議 同仁堂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