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用腦在保證營養、積極休息、進行體育鍛煉等保養大腦的基礎上,科學用腦,防止過度疲勞,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能大大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這是提高記憶力的關鍵。
積極暗示法許多人之所以記憶力不佳,是由于對自己的記憶力缺乏自信。要想樹立起這種信心就要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經常在心中默念:“我一定能記住!”當你對能否記住缺乏信心時,也可以回憶自己過去的成功經驗,如“我曾在全班各科考試成績排前五名”“我幾歲的時候就能背許多唐詩”。當這些過去良好的記憶形象再次浮現時,會增強你的信心。
精細回憶法識記和回憶之間的不平衡,使我們的記憶變得十分模糊。經常回憶,回憶得盡可能精細,是鍛煉記憶力的好方法。比如,回憶一天的細節,這種增強記憶的鍛煉你可以每天在入睡之前進行。想象你的一整天是一盤電影膠片,現在正在倒著放映,就像倒退著走路或說倒話,倒著回顧你一天中的每一時刻。或是回憶一間你非常熟悉的房間,想一想房間里都有什么?門窗朝哪開?家具都擺放在哪里?墻上掛有哪些裝飾品?暖氣片和電燈開關在什么地方等等。要回憶得盡量完整無缺。
限時強記法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平均來說,人類的短時記憶一次大概只能記住7到9個數字。在規定的時間里去背誦一些數字、撲克牌、人名、單詞等等。比如在3分鐘內,背誦圓周率小數點后30位數字: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在2分鐘內,背誦十個陌生的人名;在10分鐘內,背誦十個外文生詞等,要反復練習,別以為這樣很無聊,這可是充分調動你的左右腦,防止大腦老化,提高記憶力,這種方法隨時隨地都可以做。
記憶保健操在頭頸后部找到“天柱”“風池”二穴,將兩手交叉于腦后,用拇指的指腹腔按壓這兩個穴位,每次按壓5秒鐘,突然加壓,然后將拇指移開,按壓5至10次后,會感到頭腦清醒,每天堅持做。用拇指和食指從上到下輕輕地按摩整個耳朵,用兩只手的手指觸摸位于發際和眉毛之間的兩個穴位,以促進血液流動,消除記憶障礙和增強記憶力。
保證足夠的睡眠睡眠可提高記憶力或延緩記憶衰退。大量的研究表明,我們的部分記憶存在睡眠依賴性,睡眠缺乏則會對短期記憶的形成和長期記憶的鞏固產生影響。此外,白天適當的小睡,中午或下午的午睡,能對上午的學習內容進行鞏固。科學家還發現,對于需要提升身體技能,需要清晨的淺睡眠更長一些,也就是晚起一會兒。
大腦并非無肉不歡 這些食物它也喜歡
有些食物有助于發展人的智力,使人的思維更加敏捷、精力更為集中,甚至能夠激發人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簡單來說就是避免那些含高飽和脂肪酸的食品,比如蛋糕、奶油、油炸品、香腸等。輔助地吃一些富含維生素B、C的食物,以及富含膽堿的食物如杏、香蕉、葡萄、橙、魚、菜等有一定的益處。推薦食用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魚類、堅果等,蔬菜和水果也是大腦喜歡的食物,尤其是卷心菜、菠菜、胡蘿卜這類十字花科的食物,它們含有硫糖苷,可以防止體內乙酰膽堿流失,有助于增強注意力。
營養保健專家研究發現,一些有助于補腦健智的食品,并非昂貴難覓,而恰恰是廉價又普通之物,日常生活隨處可見。比如,牛奶、雞蛋和魚類就對大腦十分有益,腦力勞動者、在校學生不妨經常選食。
不記事未必是病 但這種情況得就醫
我們的身體各項機能在18歲時達到巔峰,25歲以后就開始緩慢下降,40歲以后就開始明顯下降。記憶力變差是普通發生在絕大多數老年人身上的,所以這只是一種普遍的生理現象,不能算作病態。
除了生理自然改變的原因,患有心理或身體上的某些疾病,也會成為記憶力衰退的原因。比如,患抑郁癥、甲狀腺功能減退、腦動脈硬化等,容易伴有記憶力衰退情況出現,這些情況需要及時到醫院就醫。
如果老年人同時伴有漸進性記憶障礙、認知功能障礙、人格改變及語言障礙等神經精神癥狀,嚴重影響社交、職業與生活功能,這時就要考慮阿爾茨海默病。這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病,起病隱襲,病程呈慢性進行性,是老年期癡呆最常見的一種類型。如果想要確定是不是老年癡呆,最好能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檢查和確診。
文/喬會秀(北京市鼓樓中醫醫院)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