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疾病狀態的運動原則 在痛風發作的急性期,應適時休息,避免運動,及時就醫診治。急性期過后進入緩解間歇期,此時是運動健身的最好時機,但應避免高強度、高對抗性運動以及長時間的無氧運動。
而對于慢性痛風患者,由于血尿酸水平長期處于高位,且痛風性關節炎持續存在或頻繁發作,因此在運動強度和運動方式選擇上更要謹慎,應采用強度低、短時間、漸進式的運動模式。
痛風患者運動健身的優選方案 中等強度、規律且持續的有氧運動是痛風患者的最佳運動方式。痛風患者可選擇快步走、慢跑、游泳、跳繩、健美操、太極拳、非對抗性的球類運動等多種有氧運動方式。
根據自身條件、個人喜好和體力狀況進行合理選擇。運動時要注意強度不宜過大,應以不超過80%的個人最大心率(最大心率=220-年齡)為上限。如對于40歲痛風患者而言,其運動時心率不宜超過144次/分鐘。當然如果強度太低(低于最大心率60%),則達不到鍛煉健身的效果。運動時間應在30-60分鐘為宜,最好選擇下午四五點時為佳,保持每周3-4天的運動頻率,堅持不懈。
體力勞動和健身運動是兩碼事
痛風患者在運動健身中也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不能用健身運動來替代藥物治療 痛風和高尿酸血癥的發生是多種因素造成的,絕大多數患者需要長期藥物治療來控制血尿酸水平,單純的運動健身其降尿酸作用非常有限。
體力勞動不能替代健身運動 體力勞動所鍛煉的組織部位局限,且身心處于工作緊張和壓力之下,和健身運動不可相比。
運動過程中或運動后應補充適量的水分 保證足夠的尿量,增加尿酸的排泄。
運動后切忌暴飲暴食 尤其減少高嘌呤食物攝入,避免血尿酸大幅度波動。
運動后不要馬上洗浴或喝冷飲 這樣會導致皮膚或胃內溫度急劇降低,血管收縮,組織內尿酸鹽結晶不穩定而誘發痛風。
總之,生命在于運動,而運動利于健康。痛風患者應在專業醫生指導下,制定科學合理的健身計劃,促進身心的全面健康。(文/趙義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