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奧運村里,凌晨4點,長春大學旅游學院酒店管理專業大三學生李積名就起床了,他準備前往云頂場館為運動員們準備早晨的餐點。
該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12月1日,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專項服務團隊”的一員,李積名和同學們就來到張家口,進入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奧運村中工作,在經過一段時間培訓后,1月下旬他正式來到云頂場館運動員休息室,為運動員準備餐食。
在和中國吉林網記者視頻連線時,穿著防護服的李積名剛剛結束了午餐的配餐工作,正在把給運動員提供的午餐進行留樣處理。他在視頻里給記者展示了張家口賽區運動員的午餐,有西藍花、牛肉醬、空心面、番茄焗豆、雞胸肉、各種面包等多種多樣的豐富食物,李積名說:“從現在的反饋來看,各國運動員對我們的餐食還是挺滿意的。”
在冬奧村中,李積名經常需要早晨4點就起床,6點趕到休息室為運動員提供餐點,一直到下午4點下班,他需要一直穿著防護服,“我們這套防護服如果吃東西或者上廁所就需要換一套,穿脫需要一定時間,所以我們都盡量少喝水,不吃東西,現在也習慣了。”
在場館中,李積名為運動員提供三餐之余還需要提供茶歇,一天都不閑著,但他說:“我們剛來到奧運村時工作強度不大,是后來慢慢增強的,所以我們也慢慢適應,現在覺得還行,不算太累。就是吧……過年的時候看到家里吃年夜飯就覺得特別想家,這比累還讓人難受。”
中國吉林網記者殷維與李積名視頻連線
不過付出就有收獲,在奧運村里,李積名也有自己的小驕傲,“有時候我們為運動員提供餐食,他們會覺得特別滿意,向我說感謝的時候,我就覺得特別幸福,特別自豪。實際上能夠在冬奧會上展示咱們吉林學生的風采,我還是很有榮譽感的。”
在采訪的最后,李積名說:“在冬奧會上最大的收獲就是能夠有幸代表吉林學生參加到冬奧會這樣大型的活動中來,能夠在此時此刻為國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國吉林網特派張家口報道組 殷維 張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