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主動脈瓣狹窄患者往往具有多年病史,輕者影響生活質量,嚴重者隨時危及生命。以往傳統開胸手術,風險大,對患者自身要求較高,導致很多患者無法及時接受治療。
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是目前國際上治療主動脈瓣重度狹窄的先進微創技術,作為吉林省心血管疾病重要的醫療平臺之一,在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黨委的支持下,由醫院心內科主任楊萍教授帶領的心臟瓣膜團隊,積極推進新技術新療法。三個月內,先后成功運用TAVR救治四位重度主動脈瓣狹窄患者。其中,包括一例一站式冠脈介入(PCI)+TAVR及一例經頸動脈入路TAVR。
目前,四位患者均取已康復出院,隨訪情況良好,標志著該院瓣膜團隊主動脈瓣狹窄(AS)救治水平進一步提升。
楊萍主任介紹,我國瓣膜性心臟病加權患病率為3.8%,這意味著我國約有2500萬瓣膜病患者。主動脈瓣狹窄(AS)作為最常見的瓣膜病之一,可引起暈厥、猝死等體循環缺血相關癥狀。而“病情復雜、不耐受傳統外科開胸手術”一直制約著眾多主動脈瓣疾病患者的治療和康復。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技術的出現使得AS治療進入新時代。
團隊心內科張文琪教授、劉國暉副教授介紹,此次成功接受手術的四位患者均具有多年的病史,長期患有發作性喘息,伴咳嗽、咳痰、胸悶、心慌,入院后均診斷患有主動脈瓣重度狹窄。
楊萍主任帶領心臟瓣膜團隊,對患者病變進行深入分析、討論。其中一位56歲女性患者,身高155cm,體重39kg,具有長達十年的乏力、胸悶、氣短病史,原則上首選外科手術,但因患者長期有腎炎、肺部腫瘤(預期壽命大于1年,可擇期手術),體質虛弱,術前反復心衰,大量胸腔積液,LVEF:24%,外科手術高危(STS評分:16.6%),股動脈入路直徑均小于5mm;還有一位患者同時存在冠狀動脈狹窄的問題,需要為該患者同臺實施冠脈介入(PCI)治療……
四位患者病情嚴重,較為復雜,外科開胸風險極大。最終,楊萍主任團隊決定為患者行微創手段進行換瓣治療,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術中,張文琪教授、劉國暉教授為四位患者分別植入合適型號的人工瓣膜。其中一例PCI+TAVR,一站式手術一氣呵成,一次手術,解決兩大問題,真正確保了患者最大受益。
經過心臟瓣膜團隊的密切配合和術后精細化護理,術后患者狀態良好,血流動力學均得到顯著改善,無并發癥,手術取得圓滿成功。
在TAVR術中,無需開胸,無需體外循環及心臟停跳,且創傷小,只需穿刺患者腿部血管(傷口直徑約6mm),利用特制的輸送系統,即可將人工瓣膜輸送至病變位置。完成釋放后,人工瓣膜內側縫制的人工瓣葉將開始工作,完成病變瓣膜的“替換”。因術后恢復較快,TAVR手術已成為AS患者的重要治療手段。
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瓣膜團隊2017年開展吉林省首例TAVR以來,累計完成20例TAVR手術,包括極重度鈣化病例、二葉瓣病例,診療水平迅速突破提升。
楊萍主任介紹,經導管心臟瓣膜病介入治療,將致力于為每一位心臟瓣膜疾病患者制定精細的術前篩查、手術計劃,確保術中精誠合作,術后精細管理,為患者提供最優化的治療方案。中日聯誼醫院心內科將聯合多學科團隊攜手共進,為推動心血管疾病防治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越明
關鍵詞: 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