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在吉林省疫情防控工作第34場新聞發布會上,省疾控中心應急辦主任趙慶龍介紹了備受關注的奧密克戎病毒特點及傳播方式。
他表示,當前全球正在經歷新冠疫情第四波流行高峰,遠高于前三波疫情水平,奧密克戎變異株在全球占主導地位。近期,我國將持續面臨同時段多地發生以奧密克戎變異株為主的本土疫情局面。
奧密克戎變異株的核苷酸變異位點在50個左右,其中30多個變異位點位于病毒的刺突蛋白上,刺突蛋白是病毒感染人體細胞的關鍵,突變可以增加病毒與人體細胞的結合能力,從而增加病毒的傳播力,其傳染力比德爾塔變異株增加了37.5%,引起此次疫情的BA.2亞型傳染力較之前流行的BA.1又高了約30%,在支氣管組織中的復制滴度是德爾塔變異株的70倍。
主要傳播途徑為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但是特定條件下接觸病毒污染的物品和暴露于病毒污染的環境可造成接觸傳播或氣溶膠傳播。由于感染后大多數患者的癥狀并不明顯,很多人沒有癥狀,有的也主要是發熱、干咳、頭痛、鼻塞、乏力、咽喉痛等一些缺乏特異性的癥狀,導致其傳播隱匿性非常強,更容易多點散發或集中暴發。
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少聚集、一米線等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幾率。
趙慶龍提示公眾:既不要恐懼,也不能掉以輕心。連續開展多輪核酸檢測就是為了快速清倉見底。
下一步,吉林省將推廣“抗原篩查、核酸診斷”監測模式,群眾可自行購買檢測,有利于做到早發現,提高監測預警靈敏度。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王昕 郭亮/攝
關鍵詞: 人體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