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長春通源方艙醫院傳來了好消息,首批45名感染者達到出院標準,治愈出院。
自疫情發生以來,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肺病·腫瘤中心主任王檀教授便立即投入到了疫情防控和救治的工作中。
他迅速組織以長春中醫藥大學COVID-19救治專家組為核心的醫護人員,前往吉林市、長春市、九臺區等多個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新冠肺炎救治中的特色優勢,實施中醫藥早期介入,全程參與防治。截至目前,王檀團隊共參與救治新冠病毒感染者1萬余人。
3月15日晚,長春市通源方艙醫院正式開倉,患者入住醫院后,王檀便第一時間進入病房,對患者進行“望、聞、問、切”,辨證施治,并對院內感控進行縝密的評估和指導。
通過查房后,王檀立即根據查房所得到的臨床信息,同時結合武漢雷神山、舒蘭、通化等地抗疫經驗以及本次奧密克戎傳播的特點,并對團隊中醫生在其他定點救治醫院反饋的患者臨床特征,進行提煉、分析、總結,對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方案進行針對性修改,形成了《長春中醫藥大學寒濕疫(新型冠狀病毒—奧密克戎感染)防治方案(第六版)》,并在線上為全省827名中醫抗疫醫生進行了詳細的解讀和培訓。
隨著第九版國家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的出臺,中醫藥的參與力度再次加大和完善 。看著越來越多的新冠病毒感染者經中醫或中西醫結合治療治愈出院,王檀對中醫藥在抗擊疫情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更加堅定與自信。
王檀說,從中醫角度講,本次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仍為“疫毒”,發病的基礎為肺脾氣虛、寒濕偏盛。病機特點是在寒濕的基礎上,早期以“邪郁肌腠,寒熱錯雜”為主;犯肺患者呈現“寒、濕、瘀、虛、痹”等病證;少部分患者尤其是重癥會出現“癰”變。但不同的是,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呈現了年輕化、強傳染性、輕癥居多、轉陰慢的特點。
“因此,本次疫情在預防方面尤為重要,應該針對密接及次密接人群、病毒感染暴露的高危科室醫護人群、暴露于確定或臨床疑似病例的人員、中高風險地區人群及社區人群進行及時預防,同時在常規防護基礎上以除濕防疫代茶飲處方進行預防,以改善人體寒濕狀態,提高機體免疫力,減少群眾新冠感染風險。”王檀說。
他表示,疾病都是由淺入深,由輕到重。在發病初期,或者剛剛進入重癥時期,中醫藥早介入早治療可以截斷病勢,使病情不再惡化。
在對新方案剖析解讀時,王檀指出,“盡管大部分患者沒有出現危重癥的表現,但我們絕不能放松和大意。”
為快速斬斷病情發展,王檀團隊提出了“以消除癥狀、截斷病情、快速轉陰”為原則,將疾病分型分期論治,提煉總結了不同階段患者的病機變化及癥狀表現,制定不同治則及處方,并形成定期例會,總結經驗,彌補不足。
在治療方面,通過多次的查房、會診,針對發現的問題,王檀提醒醫護人員應該注意分方而治;保持內外通透,治療上先表后里,或表里同治;注意分層辯證;保持大便通暢;保護胃氣5方面事項,可以有效提高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并對感染者后遺癥的發生有截斷作用。
同時,王檀總結疫情前期的中醫治療成效,不斷更新、改進、完善治療方案,帶領團隊采取純中醫藥治療和中西醫結合兩種治療方法,為患者提供“一人一方”辨證施治方案,做到了應服盡服。目前診療效果已初步顯現。
截至3月23日24時,長春通源方艙醫院已累計113名患者治愈出院。
王檀表示,希望大家都堅定信心,戰勝疫情,我的信心十足,春天就在前方!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越明
關鍵詞: 方艙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