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長春中醫藥大學“戰疫”:救治陽性感染者 為重點人群提供預防干預

            3月29日上午,在本輪吉林省疫情防控工作第18場新聞發布會后,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肺病中心呼吸科主任仕麗介紹了長春中醫藥大學發揮中醫藥優勢,救治陽性感染者的同時,為重點人群提供預感干預的情況。

            她表示,自吉林省本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長春中醫藥大學充分發揮中醫藥優勢作用。以專家組組長王檀教授為首的專家團隊,結合本次疫情變化,經征求中國科學院仝小林院士意見,在國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長春中醫藥大學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方案(試行第五版)》的基礎上,修訂出臺了《長春中醫藥大學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方案(試行第六版)》。

            在“戰疫”的過程當中,長春中醫藥大學先后派駐了7支醫療隊伍參與長春市傳染病院、吉林省人民醫院、吉林市各定點醫院及各方艙醫院的中醫藥救治工作。

            “針對輕型、普通型患者,我們長春中醫藥大學采用分層用藥,針對重癥患者,則采取‘一人一方、一人一策’,所有有經驗的醫生下沉到病人的床頭前,針對病人的個體情況進行開方治療。”仕麗說,長春中醫藥大學接管了通源方艙醫院、北湖方艙醫院,九臺區中醫院,采用單純中藥治療,病人服用中藥后,1天退熱率為72%,3天退熱率為96%。“我們單純用中藥以后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基本病人在三天內癥狀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仕麗說。癥狀消失的病人,從用藥后第4天開始檢測,按照間隔24小時的連續2次核酸檢測陰性為出院標準,6天出院率均達到69%以上。

            在采訪中,仕麗也重點介紹了長春中醫藥大學在疫情預防方面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她表示,從疫情之初,長春中醫藥大學首先在校內開始應用中藥預防治療,全校學生群體中的密接和次密接沒有出現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在其他學校學生管控后,經長春中醫藥大學專家指導,給予學生中藥預防治療,也取得了很好預防效果;“像是我們學校接管的通源方艙醫院,全體醫護均服用了預防治療中藥,至今未出現院感病例。”仕麗說,控制疫情重點在防,防病更是中醫藥的優勢。“基于前期的經驗,我們針對重點人群進一步開展藥物分類預防治療,目標是達到全覆蓋。”仕麗表示,將治療關口前移,第一類人群是集中或居家隔離的密接、次密接人員及封控區內的人員,分別選用解肌宣肺除疫方、仝小林院士的寒濕疫方。第二類人群是重點人群,包括醫療人員、檢測人員、保供人員、下沉干部、社區工作者、返校學生等,根據接觸感染風險情況應用解肌宣肺除疫方、除濕防疫代茶飲。

            在采訪中,仕麗表示普通人群中平素身體狀況偏寒濕者,也建議口服除濕防疫代茶飲。

            “為什么這類人群也建議口服代茶飲呢?因為新冠肺炎屬于寒濕疫,中醫上說,這個病毒更傾向于侵襲有寒濕狀態的人群。”仕麗建議大家自行對照一下,但凡有寒濕的表現,比如:怕冷、口黏、便溏、疲乏倦怠的人群,還有就是平素身體狀況不夠好的一般人群,可以都來服用除濕防疫代茶飲。代茶飲是基于平胃散的經典方劑上加味而成的,一般來說服用7—14天,然后休息。“改善了這種寒濕狀況,提高了我們自身的防病能力,就減少了病毒感染的機會。”仕麗說。

            采訪中,仕麗也建議市民在居家的過程中,生活起居要保持規律,飲食有節,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注意溫度的變化,最重要的是要有適當的運動,“比如八段錦、五禽戲、瑜伽、慢走、慢跑都是比較好的,但是劇烈運動這個時候并不合適。”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王昕 羅浩/攝

            王禹 都業爍/視頻

            關鍵詞: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