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特別聚焦丨吉林,一個“菜籃子”應急保障基地的“白+黑”

            “從早到晚,從生產到配送,每天24小時,我們都在加班加點,為的就是讓咱市民吃上新鮮的地產蔬菜。”

            4月1日,吉林省農業農村廳公布了已開辟的55家30畝以上的“菜籃子”應急保障基地,幫助老百姓拎穩“菜籃子”,打贏抗疫“菜籃子”保衛戰。

            位于長春市寬城區蘭家鎮的吉林省占林綠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大白菜、小白菜、西藍花、土豆、甘藍、茼蒿、芹菜、菠菜......

            3月初,正值東北地區溫室蔬菜生產倒茬期,依照常年生產慣例,棚內二茬菜多是移栽定植西紅柿、黃瓜、豆角等果類蔬菜。而突然襲來的疫情也讓吉林省農業農村廳發出了“動員令”,引導農民搶種小白菜、芹菜、菠菜等速生葉類蔬菜和擴大芽苗菜生產,快速供應市場。

            “現在我們的生產基地內都是應季的綠色菜,而且在隨著天氣、環境等因素的改變轉換不同的品種。”吉林省占林綠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雪在接受中國吉林網采訪時介紹說,目前基地生產面積約120畝,主要為長春市內各城區進行配送。

            閉環生產,單獨檢測,嚴格消殺。

            楊雪介紹說,為了保證基地生產的安全,近30人的隊伍24小時閉環管理,每天配備4至5輛運輸車輛在市區內配送。

            “在配送的時候,我們也會根據不同的訂單信息盡量讓駕駛員在相對熟悉的城區,這樣也節省了很多時間和精力。”

            采訪中,楊雪還透露了一些暖心的信息。

            之所以保證讓配送人員在熟悉的區域,原來,這一段時間以來,生產基地接到了很多“散戶”的電話預訂,這些人大多數都是在抗疫一線或者外地,他們考慮到居家的父母都不會使用線上購買,就直接電話訂單,而負責配送的工作人員也熟悉情況,避免了在交流和流程上出現的麻煩,能夠盡快將新鮮的蔬菜送到這些市民家里。

            據吉林省農業農村廳最新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吉林省各地棚室蔬菜生產形勢穩中有增,作物生長發育好于常年。截至3月底,全省在田蔬菜種植面積達到9.15萬畝、單日地產蔬菜采收上市90.6萬斤,分別高于上年6.3%、4.1%。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李志明

            圖片由吉林省農業農村廳提供

            關鍵詞: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