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長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長春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第50場),長春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李林峰表示:推廣和集成應用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是穩定糧食生產,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保障手段。今年長春市農業農村局結合疫情防控工作需要,靈活施策,重點在三個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新品種推廣上下功夫。下發了《2022年長春市主要農作物主推品種指導意見》,主推優迪919、瑞普909等20個玉米品種,吉農大667、吉粳816等10個水稻品種,吉育47、長農35等10個大豆品種。這些品種抗病、抗逆性好,非常適合長春市農業自然條件。
二是在農業技術推廣應用上下功夫。下發了《2022年長春市旱田備春耕生產技術要點》,就旱田播種的及早整地、種子處理、播種時機、合理施肥、病蟲害防治等提出了明確的技術指導措施。下發了《關于當前疫情防控期間保障水稻育苗生產的指導意見》,指導基層抓準水稻育苗時機,切實抓好扣棚、水稻泡種、苗床整地、機械檢修等重要環節。
三是在培訓指導模式創新上下功夫。疫情發生前,全市共舉辦線下各級、各類培訓班643期,完成培訓6.12萬人。疫情發生后,改為線上培訓,開展“云課堂”,市里組織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圍繞全市重點推廣的農業新技術、新品種,錄制小視頻72個,通過微信等方式發給農技人員、新型經營主體和種植大戶,并開展專家線上咨詢服務,有的地方還開展了電視講座。藏糧于地,藏糧于技。長春市農業農村局將繼續加大農業技術的指導推廣力度,為糧食穩產增產和農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撐。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王昕 王禹/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