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疫情發生以來,王發新積極響應省司法廳黨組部署要求,主動報請省鄉村振興調研指導組黨組織同意,毅然參加長春市南關區明珠街道黨員志愿者隊伍,堅決投身基層疫情防控第一線,努力為長春市如期實現社會面清零目標貢獻綿薄之力。
助力核檢勇立排頭
三月的長春,正值新冠疫情肆虐時。社區工作人手少、時間緊、任務重,王發新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第一時間電話聯系明珠社區書記楊紅娟,詢問眼下社區防疫工作的需求和困難,表達一名機關黨員干部積極請戰和志愿奉獻之心。3月18日早,明珠社區(新星宇·之洲)養老中心門前,居民們從各5個小區分別趕來并排起長隊,準備開展核酸采樣工作。采樣前,王發新和其他社區志愿者、醫務工作者一起協調商定,如何才能實現秩序井然、安全、高效;他示范穿脫防護服,還建議大家:穿厚底鞋、短款羽絨服,保證防護服、防護帽穿戴便捷;護目屏用少量洗手液涂抹,防止起霧……
“請您自覺排隊,保持兩米距離”“大家排好隊,都能做上”“路滑,請注意腳下”“大家謙讓一下,讓老人、病人、殘疾人和上網課的學生優先核檢”“沒有結果就是好結果,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嗓子喊啞了,但為緩解一些居民的焦慮情緒,他和志愿者們不厭其煩地重復著這樣的話語。從進樓告知、敲門行動、采集信息、搬運物料、消毒消殺、登記掃碼、政策宣講、秩序維持到幫助居民核酸檢測、有序離開、返回家中……王發新常常是7時到崗、22時回家。3月31日,因計劃周密、職責明確、分工科學、組織得力,9名社區志愿者、醫務工作者僅用4小時,就完成了對2000余名居民核酸檢測。前不久,人民網和吉林司法行政、吉林省鄉村振興、吉林省律師協會等網站相繼對王發新抗疫事跡做了宣傳推介。
白衣披甲夫妻同行
王發新妻子曲士偉是一名四級殘疾人,受其鼓勵和影響,主動加入社區志愿服務活動。疫情當前,不一樣的“戰場”、一樣的堅守;不僅是夫妻,彼此更是“戰友”。3月15日,夫妻倆頂著鵝毛大雪,走家串戶發放核酸自測試劑盒,結束任務已是深夜11點多;第二天早7點15分,又前往新星宇·觀塘C區采集點,開展核酸檢測秩序維護工作。乍暖還寒時節,一次次消毒、一次次掃碼,手腳經常被凍麻木。即便如此,防疫抗疫工作卻一刻都沒停。
3月28日,二人協同4名社區志愿者、物業管家,完成對3棟樓宇電梯門口、走廊通道和地下車位等重點部位的消毒消殺,協調分發36戶居民生活供保物資和幫助完成11棟樓宇1000余名居民核酸檢測。小區居民習慣扎堆,如何避免居民聚集,也是他倆這一階段的重要工作。二人一起發放《致居民的一封信》,并通過抗疫微信群、QQ信箱適時宣傳疫情防控工作要點、普及防疫衛生常識。4月3日,夫妻倆參與調解了明珠社區新星宇.觀塘B區內1宗因樓上樓下深夜噪音擾民引起的鄰里糾紛。4月6日上午,家住新星宇·觀塘A3棟的老人們要求開放社區居民活動室,進行打牌娛樂活動,網格長再三解釋也無濟于事,便產生糾紛。擁有“人民調解員”經歷的曲士偉耐心勸導,有效宣講《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法律法規。她告誡居民:疫情防控應當人人有責,遵守相關規定是公民應盡職責和義務,新型冠狀病毒傳染肺炎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戰勝!勸說老人疫情期間不聚集活動,1次不行就2次、3次,耐心做其思想工作,直至老人們認識到要以積極心態迎接突發事件,關閉活動室是阻斷傳染源最好辦法,社區這樣做是為了居民著想。鄰里們都親切地說:“曲士偉是為我們解決糾紛的好大姐,更是大家值得信賴的知心人!”
傾情協調為民所需
隨著志愿服務時間增長,志愿者的服務內容也開始發生轉變:到入戶幫助居民核酸采集、發放抗原檢測試劑盒并指導示范,以及小區秩序常態化維護、物資供應服務保障特別是廣大居民日常生活用品供給,小到半斤食鹽、一瓶豆油,大到藥品采購、醫療救治。樓宇居民中,有癱瘓在床的、溝通有障礙的、拄著雙拐行動不便的……為此,王發新按照疫情相關要求,積極與社區黨組織和網格長李予等聯系協商,傾力建立起正規、安全、有序的小區服務管理機制,與廳機關黨委專職書記張奇峰等30名同志協調建立并公示新星宇·觀塘B區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集體擔起發揮政治引領作用、協調解決居民困難、提升轄區封閉水平、加強輿論宣傳引導、配合做好消毒消殺、服務居家隔離人員等工作職責,適時友情提示:1.小區門崗值班人員要認真履職盡責;2.居民日常生活用品應正規渠道采購、流通;3.觀塘B區東門、防火通道等常有外來物件傳遞,須設置圍擋并適時巡察;4.強化疫情防控期間業主微信群的日常監管;5.小區業主之間避免非法交易錢物。新星宇·贏時物業公司經理賈穎毅豎起大拇指,對所屬物業管家們講:“這樣的機關黨員干部真像樣,我們要學習,要為他點贊!”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于洋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