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天天訊息:數據會說話·第4期丨通勤“指數”背后的長春“治堵”攻堅戰

            一座城市,順暢的交通脈絡猶如城市的活力之源,不僅是城市發展的文明窗口,更關系著居民出行的幸福感。


            (資料圖片)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羅浩 攝影

            2022年7月,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在京發布了《2022年度中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以下簡稱《通勤監測報告》)。長春市,以Ⅰ型大城市列入研究城市。

            《通勤監測報告》顯示,2021年度,長春市45分鐘通勤比重73%,同比降低3個百分點。

            數據來源:《2022年度中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

            身在城市的人們,每天上下班的通勤距離各不相同。平均通勤距離體現真實職住分離情況,也是城市運行的一個成本指標,決定著基礎設施投入與交通壓力。

            近年來,長春市的平均通勤距離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呢?我們一起來看看《通勤監測報告》中的數據。

            數據來源:《2022年度中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

            平均通勤時耗是居民通勤出行直觀感受和生活品質的重要影響因素,是衡量城市交通便捷的重要指標。2019-2021年,長春市的單程平均通勤時耗持續微小增加。

            數據來源:《2022年度中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

            5公里以內通勤比重反映就近職住、可以慢行通勤的人口占比,又稱“幸福通勤”,是城市宜居性的重要測度。

            《通勤監測報告》顯示,2021年度,44個主要城市中51%的通勤人口享受5公里以內的幸福通勤,同比降低2個百分點。其中,超大城市48%同比降低1個百分點,特大城市49%、Ⅰ型大城市54%、Ⅱ型大城市56%, 均同比降低2個百分點。

            數據來源:《2022年度中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

            一項項數據,是通勤生活的寫照,也為城市交通治理,提出了一道必答題。

            2022年,長春市成立了交通管理委員會,通過統籌推進交通綜合治理,力爭構建“綠色、暢達、文明”的現代化交通綜合治理模式,讓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出行變化。

            我們一起來看看,長春“治堵”攻堅戰中的“大招”!

            長春市建委作為交通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負責統籌推進全市的交通綜合治理工作,組織邀請了國內一流專家、一流研究機構成立了長春市的交通研究中心,從調結構、增效率、強管理三個方面系統推進,編制了《交通綜合治理兩年行動方案和2022年重點任務》,形成了“工程治堵、政策治堵、公交治堵、管理治堵、科技治堵”工作思路。

            自去年12月起,長春市公安局將交通治堵作為全局的頭等大事,在全市范圍內部署開展城市治堵攻堅戰,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新格局,并取得明顯成效。

            亂停車、停車難、停車位少……一直是困擾市民停車的難題。如何破題?今年以來,長春市城市管理局全面開展占道經營和占道堆放專項整治。

            長春市主城區中小學生近40萬人,學生上放學產生的交通流量,是主城區早晚高峰交通擁堵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讓全市學生和家長,順暢回家?長春市教育系統量身定制治堵方案, “一校一策”破解堵點。

            城市治堵之根本,在于公交之發展!如何讓老百姓愿意乘公交、喜歡乘公交?長春市交通運輸局下了大力氣。

            長春是東北地區四大城市之一。當前,長春市城市交通供需處于緊平衡狀態 。針對交通問題,相關部門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長春市規自局積極參與城市交通治理,立足部門職責,重點從優化空間結構和調節交通結構入手,尋求解決城市交通問題的長效之策。

            ……

            一個個務實、有效的舉措,讓百姓看到并同時感受到長春這座城市的治堵誠意。如果你也是這座城市中的通勤一族,讓我們為城市“交通治堵”出一份力,讓我們的城市生活越來越美好。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彭紳

            制圖 王麗華 魏向陽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監測報告 通勤監測報告 城市交通 綜合治理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