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小豆包”們已經入學數月,孩子們現在適應學校了嗎?幼小銜接如何有效推進? 鏡頭聚焦長春市兩所小學,午睡時間到,學生們熟練地將躺椅按步驟撐開,躺在上面以后,老師又將被子逐一蓋上,學生們安靜地進入了午睡模式。自從有了午休椅,學生們實現“躺平式”午休,睡得也更舒坦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1月1日中午,中國吉林網記者來到了長春南湖實驗中海小學,看到一年級的小學生在躺椅上舒服的睡著了,教室里時而傳來小小的鼾聲。有的班級,老師在為他們講睡前故事,有些盡管沒有熟睡,但也閉眼休息,聽著老師講故事,嘴角還露出一絲微笑。
睡醒之后,同學們自己動手把桌椅擺放好,精神飽滿的準備上下午課。
學生張昕鈺開心的展示了她午休的躺椅,掰了一個凳子下方的黑把手,然后往后躺,凳子瞬間變成床。“睡醒之后我就不困了,特別很開心。”她說。
在長春市第一實驗銀河小學,一年級的小同學在午休時,同樣,自己動手,把課桌升高,椅子變成躺椅,鋪上小毯子,蓋上小被子,躺在上面舒舒服服的午睡。同學們不但非常愿意動手擺放自己的躺椅,而且舒服午睡更是消除了他們的疲倦。
長春南湖實驗中海小學的家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合理的午睡時間對于孩子更好的適應幼小銜接,非常有幫助。“看到這么舒適的躺椅后減輕了我們家長的顧慮,孩子不用趴睡,孩子的休息非常好,精神狀態也不錯,自上學以來很快就適應了學校的學習和生活,我覺得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銜接非常好。”
長春南湖實驗中海小學一年級年級主任王文翠表示,學生們中午有30分鐘左右的睡眠時間,下午的課堂上精力更充足,有時孩子們沒有睡的特別深,但躺一躺休息一下,也是一個放松的過程,并且還有老師陪伴講故事,孩子覺得很幸福。
記者看到,這兩所學校為一年級的每位學生都設有一張可調節課桌椅,這種桌椅的側面設置了旋轉把手,變成躺椅后,方便學生操作,鍛煉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勞動能力。
長春市第一實驗銀河小學一年一班班主任孫麗影說:“孩子們從開始的不會到后來親自動手,現在在很短的時間就可以做好午睡的準備工作,午睡的同時也鍛煉了孩子們勞動能力和自理能力,還得到了很好的休息。“
為讓一年級學生更好的適應小學生活,長春市第一實驗銀河小學減緩銜接坡度,幫助兒童順利實現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長春市第一實驗銀河小學校長助理王海瑞介紹,安排一年級小學生午睡,就是做好幼小銜接的舉措之一。幼小銜接除了學習習慣外,第二個便是生活習慣。與此同時,還有情感銜接。“讓老師的要求慢下來,午睡對于小學生來說,早上六點多起床,延時托管,晚上到家六七點鐘,中間需要一個休息放松的狀態,午睡桌椅帶入之后,學生下午的狀態和下午的生活節奏會有一個很好的調整。”
在長春南湖實驗中海小學校長助理王琳看來,一年級的孩子的睡眠需要校家聯動,首先孩子的家長要重視、科學的安排孩子們的睡眠,要提高孩子們的睡眠質量,這樣才能提高孩子們的學習狀態,讓孩子們更好的去學習生活。我們也通過多種教育形式,讓孩子和家長們知道睡眠對自身健康的重要性。
近年來,長春市的幼小銜接工作取得成效。堅持雙向銜接,幼兒園與小學協同合作,科學做好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促進兒童順利過渡。整合多方教育資源,行政、教科研、幼兒和小學統籌聯動,家園校共育,形成合力。幼小協同的有效機制基本建立,科學銜接的教育生態基本形成。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 記者 越明 文/圖/攝
孫上修/制作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