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組團“出國”搶訂單,迎來好消息。
1月14日,吉林省經貿代表團圓滿完成赴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出訪任務,在為期10天的經貿活動中,推動了汽車零部件、軌道客車、農產品、日用消費品、醫藥產業、跨境電商、人力資源領域一批合作項目,獲得出口訂單意向合同額及成交額超30億元人民幣。
(相關資料圖)
“搶單拓市”,無疑是穩定經濟發展預期的重要一環。
透視吉林省經貿代表團“滿載而歸”,“重實效”、“拼速度”成了行動關鍵詞。
中國吉林網在采訪中注意到,隨著疫情防控措施進一步優化,吉林省先謀快動、搶前抓早,迅速部署以“搶訂單、拓市場”為核心內容的團組走出去行動,搶抓外貿外資破局先機,開啟出海經貿洽談、招商引資征程。
此次經貿團通過推介會、懇談會、點對點洽談對接等多種形式,單獨拜訪泰國正大、益豐國際等知名企業和商協會、政府機構8次,對接了260余戶企業,舉辦了9場經貿交流促進活動,在“新馬泰”工商界引起熱烈反響。
新加坡中國總商會會長胡進勝表示:“吉林經貿團的這次出訪更像是老友重逢。”
經貿代表團團長、吉林省商務廳副廳長遲闖表示:“這是疫情發生以來,我省首次組織經貿團出訪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也是國內首個到訪新加坡、馬來西亞省級地方經貿代表團,境內外高度關注,雙方積極推動,促進交流合作。”
吉林企業家在這次出訪中,也是收獲滿滿,信心倍增。
中新吉選(吉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書豪表說:“這次出訪,爭分奪秒,讓對方深深感受到了我們的誠意,新加坡企業與我公司達成共建中新品牌和貿易服務平臺的共識,并將盡快到吉林考察,簽訂合作協議。”
敦化長有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長有則表示:“直接談成3個貨柜的出口,提振了企業開拓市場信心,提升了企業品牌知名度。”
此番“出國搶單”,充分體現了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的有機結合。
這種“雙向奔赴”,也能找到答案。
在新加坡期間,經貿團推動了豐樹集團在吉林省擴大現代物流產業布局,推動了長春長客-阿爾斯通軌道車輛有限公司出口新加坡99列地鐵項目,擴大對新加坡出口。在農產品方面,中新食品(吉林)優選有限公司與新加坡金鑫集團、新加坡KTL環球公司達成1億人民幣食品出口合作意向。在服裝出口代工、人力資源合作等方面,經貿團此行同樣成果豐碩。
在馬來西亞期間,經貿團推動了馬六甲雞場街與長春市重慶路步行街友好街區合作。圍繞汽車產業合作,華裕汽車零部件公司與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達成出口代理合作意向,華裕公司將成為進入馬來西亞首個新型結構非充氣輪胎國外廠家。在日用消費品、跨境電商、人力資源等方面,經貿團談成了一批訂單。
在泰國期間,經貿團積極推進泰國正大擴大在吉林省的生豬養殖規模等項目。在曼谷,經貿團與泰國中華總商會舉行中國吉林-泰國經貿交流推介會。吉林鴻睿晟貿易有限公司與泰國新僑集團達成在泰國建立海外倉初步意向。經貿團還重點推進一汽電動車(電動卡車、電動乘用車)出口項目,經過溝通協商,一汽與泰國合作伙伴已達成初步共識,并與中龍鋼鐵(廣州)有限公司達成合作意向,計劃出口電動車銷售至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擴大電動車出口貿易規模。
新開局,新突破。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推動吉林全面振興的關鍵一年。
通過精準對接目標市場、目標客戶、目標伙伴。剛剛開年,吉林這波“出國”搶訂單操作,絕對值得點贊。
今年吉林省政府報告明確提出,吉林省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著力擴大對外貿易規模。鼓勵中小企業“抱團出海”,多元化開拓國際市場。
“一次見面,勝過千封郵件,這是外貿特點決定的。”省政協委員、吉林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丁肇勇告訴中國吉林網,抓先機搶新局,這將為吉林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全新動能。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欒喜良 受訪單位供圖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