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至28日,由中國文物報社、中國考古學會主辦的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在京召開。本屆推介活動共收到32個參評考古項目,經過初評、終評等環節選出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吉林琿春古城村寺廟址上榜!
吉林琿春古城村寺廟址自1995年被首次發現,至今已經跨越了近三十年時光。
(古城村寺廟址地理位置示意圖)
【資料圖】
古城村寺廟址位于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琿春市三家子滿族鄉古城村東側。1995年6月,古城村村民在農田改造、平整土地過程中發現了石塊、佛造像、陶瓦等遺物。
2011-2015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寺廟址出土遺物進行了考古整理與研究,確認1號寺廟址為圖們江流域最早的地面式佛寺遺址,2號寺廟址與1號寺廟址存在密切的內在關聯。
(2號寺正射影像)
2016~2022年,在國家文物局支持下,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琿春市文物管理所對古城村寺廟址進行了連續7年的主動性考古發掘,發掘總面積6000余平方米,對遺物進行了全部采集,其中編號文物16306件。
(古城村寺廟址項目負責人解峰現場發掘)
據吉林琿春古城村寺廟址項目負責人、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解峰介紹,古城村寺廟址分為古城村1號寺廟址(以下簡稱“1號寺”)、古城村2號寺廟址(以下簡稱“2號寺”)。
(1號寺出土“壬子年六月作”銘瓦當、倒心形蓮紋瓦當)
1號寺在1995年的農田改造過程中遭到毀滅性破壞,遺址地層堆積共5層,均為現代耕種形成。5層下為生土,并發現打破生土的建筑遺跡,包括墻體基槽4段、疑似磉墩3個、火炕遺跡1處,均為原建筑地面以下殘留部分,無法依據遺跡形式判定年代及遺跡間關系。
(1號寺出土佛像殘片)
遺物均出土于現代堆積中,包括佛教造像殘片約2000余件、瓦件殘片8.38噸。根據對建筑構件的年代學研究推測:1號寺始建年代約為公元5世紀,廢棄年代不早于渤海國晚期。
(2號寺臺基夯土出土遺物)
2號寺共清理地層堆積5層,其中1層為現代耕土層;2層為建筑次生廢棄堆積,此層下開口金代水井1處、火炕1處;3層為建筑次生廢棄堆積;4層、5層為建筑原生倒塌堆積,原生倒塌堆積下發現渤海國佛寺遺跡。佛寺遺跡包括早、晚兩期,本次發掘停止于晚期佛寺建筑使用面。
(2號寺出土舍利函)
晚期佛寺范圍東西約120米、南北約80米,中軸線方向為221°,已揭露主要建筑為8處土石混筑的夯土臺基(編號:TJ1~TJ8),其中TJ1中部偏東約1米處發現舍利地宮。廢棄堆積中出土瓦件殘片132.21噸,佛教造像殘片1000余件。地宮中出土石函1件,石函內安置包裹于“雙絲絹”中的鐵函1件,鐵函內出土遺物3555件,質地包括金、銀、銅、錫、玻璃、木、珊瑚,其中1件金瓶內置7件銀珠,應系影骨舍利。
(2號寺出土影骨舍利)
在對晚期佛寺建筑進行局部解剖時,發現早期佛寺院落墻體基槽、磉墩。解剖表明,晚期佛寺營建過程中利用了早期佛寺夯土,并將早期佛寺建筑構件、佛像殘片鋪墊于晚期夯土中。
根據對遺跡、遺物的年代學研究推測:早期佛寺始建年代不晚于渤海國早期;晚期佛寺營建于渤海國中晚期,廢棄年代不早于渤海國晚期。
(考古隊員張哲在古城村寺廟址發掘)
吉林琿春古城村寺廟址有著相當高的學術價值,首先是推動了圖們江流域高句麗、渤海國考古學研究。1號寺始建于公元5世紀,填補了圖們江流域高句麗考古遺存發現空白。2號寺首次發現渤海國早期、渤海國中晚期遺存的疊壓關系,為辨識本地區渤海國早期建筑遺存提供了標尺。1號寺、2號寺具備一定共時關系,可視為完善本地區5~10世紀考古遺存的“典型剖面”,為完善該時段區域內考古學年代序列提供了重要支撐。
(考古隊員包艷玲在古城村寺廟址挖掘)
第二,促進南北朝隋唐時期佛教考古研究。1號寺是我國境內發現的第一處高句麗佛寺,也是我國東北地區已發現最早的佛寺遺址。出土的“壬子年六月作”銘瓦當為研究三燕佛教東漸高句麗提供了重要證據;所獲大量北朝晚期風格造像為探討中原佛教物質文化對東北邊疆地區的影響提供了重要素材。2號寺是首次全面揭露的渤海國高等級佛寺,為研究我國唐代高等級佛寺平面布局、建筑組合、建筑結構及探討我國古代舍利瘞埋制度提供了重要材料。古城村寺廟址考古發掘對完善我國南北朝隋唐時期佛教物質文化全貌具有重要意義。
(考古隊員于海榮在古城村寺廟址整理瓦片)
第三,深化高句麗、渤海國佛教物質文化關系研究。古城村寺廟址包括高句麗、渤海國兩個時期的遺存,遺存面貌清晰地反映出高句麗、渤海國佛教物質文化在中原地區影響之下傳入與發展的歷史事實,為厘清高句麗、渤海國佛教物質文化關系提供了重要依據,對實證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過程、維護國家歷史安全與文化安全具有重要價值。
(考古隊員遲春博在古城村寺廟址航拍)
吉林琿春古城村寺廟址也是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繼通化萬發撥子遺址、和龍西古城遺址、金代長白山神廟遺址和圖們磨盤村山城后,第五次獲選“十大考古新發現”。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殷維
圖片由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