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思歸,鳳凰還巢!
2021年,時隔20多年,錦程控股(山東)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海波再次返回曾經就讀大學的省份,在吉林這塊福地上投資興業,繼續他的新能源夢。
圖為張海波
(資料圖片)
畢業于長春理工大學的張海波,多年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披荊斬棘,創建了錦程控股(山東)股份有限公司。
該公司是一家以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的研發制造、國內外銷售、運營推廣為主營業務的集團公司。涉及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銷售、物流車運營等領域。產品包括新能源微型國民車、出口高端乘用車、新能源工具車、純電動物流車、重載工程車輛等系列,遠銷歐美等二十余個國家。
雁歸來,建家鄉!
2021年,隨著企業的發展,想在北方建立一個生產基地的張海波,首先將目光移到了自己的第二故鄉——吉林!2022年,張海波在遼源投資建設新能源整車制造和重載工程車產業基地項目。
圖為錦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廠房航拍
如今,在遼源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園中,項目正在熱火朝天施工建設中……
該項目總投資12億元,占地面積9.1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5.1萬平方米,共分兩期建設,一期投資2億元,建設出口產品和新能源整車制造車間;二期投資10億元,建設重載工程車產業基地,項目于2022年4月開工。
提起回吉林創業,張海波認為,吉林是他的福地。作為長春理工大學一名校友,對母校和吉林飽含深情,能夠再次回到吉林投資興業,也要從一次幸運的相遇開始。
“2年前,有幸應邀參加了在長春召開的“吉林省校友人才促進吉林振興發展大會”,當時,吉林省委書記景俊海熱情洋溢的演講,深深打動了我,并下定決心回吉創業。”張海波回憶道。
2021年11月,遼源市相關領導赴錦程湖南基地考察并簽約,企業正式落戶遼源;
2021年12月,遼源市政府和長春理工大學、錦程控股集團三方遼源簽約戰略合作;
2022年1月,錦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完成注冊,同步啟動廠房建設和設備安裝;
2022年10月,廠房主體完成。
目前,項目完成80%工作,2023年6月有望啟動試生產。
……
圖為錦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廠房
很難想象,從聽了演講開始,到夢回吉林,再到今天的錦程重工現場,只用了1年8個月,560余天。
這不禁讓人猜想,在讓人驚嘆的遼源速度的背后,到底有什么秘訣?
“遼源是一個工業城市,鋁業產業鏈完善,有一定的資源優勢。重要的是,當地政府誠意滿滿。”
在張海波看來,項目建設這么快,得益于吉林、遼源各級政府優化營商環境的信心和決心,招商引資賦能企業政策的堅強保障,更得益于各級領導干部給企業提供的“保姆式”的服務,讓大家在最短的時間看到了今天的錦程重工,做為一名民營企業的代表,落地吉林,感到無比榮光和幸運。
項目落戶遼源,張海波也充滿了信心。
“公司主導產品—新能源礦卡,110噸純電動寬體自卸車,主要應用于礦區,采用換電模式,滿足礦區重載連續運行需要,比傳統燃油車可節省50%,零污染,各大礦區需求廣泛。同步主打一類新能源輕卡,滿足城市物流長距離里程需求,解決新能源城配難題,同樣也采用換電模式,導入金融運營,投資建設換電站,這樣電池集中充電,不再受低溫影響,適合東北寒冷冬季運行。”
錦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陳列的新能源車
張海波告訴記者,項目建成達產后,可實現年產1萬臺新能源整車、8000輛重載工程車,年產值達58億元,上繳稅金2億元,企業實現利潤8億元,新增就業崗位500個以上,也將實現錦程重工多元化跨越式發展,為推動吉林省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實際上,遼源作為吉林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配套基地,謀劃建設了遼源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圍繞汽車產業園加大了招商引資力度,錦程重工就是近期招引落地的16個企業之一。
遼源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赫巖表示,為了讓來吉創業的企業,扎根吉林、建設吉林,下一步,將引進更多配套企業和項目,推動產業集群集聚、發展壯大。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
記者 陳志文
攝影 張秋磊
攝像 張秋磊
制作 明鑫睿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