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由吉林省市場監管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共同舉辦的“以金融活水注百業信心”政銀企融資授信對接活動暨金融產品推介會在東北亞金融中心舉行。此次對接活動是推進吉林省利企惠企市場環境建設工程的重要內容,是貫徹落實服務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行動計劃的具體舉措,旨在搭建政銀企溝通交流平臺,政府部門聯合省內11家金融機構著力破解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經營發展中融資渠道少、融資門檻高、融資成本大等問題,以金融活水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活動現場
在促成政銀企對接上“真使勁”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前段時間,省市場監管廳調研走訪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3452戶,收集到困難問題2845個,發現經營成本上升、資金周轉困難成為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最為關注的共性問題。為此,省市場監管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開展零距離服務,深入企業了解具體融資需求,聯合多家金融機構,在創新信貸方式、擴大信貸投放、優化信貸結構、量身定制金融產品等方面進行長達月余的溝通,最終確定由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吉林銀行、省農信聯社、興業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11家金融機構為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集中授信14.5億元,并根據市場監管部門掌握的經營主體數據精準畫像,量身定制符合實際需求的金融產品,力求為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帶來“真金白銀”的實惠。
在助企融資上“真出招”
對接活動上,“吉創貸”產品可以說是亮點之一,省農信社通過與省市場監管廳共同搭建平臺,為初創企業提供“一鍵開戶、一鍵預授信、一鍵放款”的便捷服務。貸款的條件更是“抓人眼球”,無企業成立年限限制、無需抵押擔保、審批快,最高上限10萬元。“吉創貸”的推出,擺脫了傳統授信評級模型對財務指標的依賴,突破了信貸準入對企業成立年限的制約,解決了初創企業早期融資難題。此外,為了讓廣大創業者及時獲悉創業辦事指南和相關政策信息,省市場監管廳還編制了《吉林省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創業服務手冊》,詳情可關注吉林發布、吉林省市場監管廳微信公眾號查閱。
“吉創貸”產品
在支持高質量發展上“真給力”
今年以來,為加快我省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高質量發展,省市場監管廳會同12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幫助個體工商戶紓困解難健康發展的接續措施》,會同省地方金融監管局聯合印發了金融精準服務經營主體培育壯大的工作方案,先后出臺了《服務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行動計劃》《2023年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培育壯大經營主體三大行動實施方案》《關于支持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等。這些政策措施,既有普適普惠的政策,也有精細精準的措施;既有針對疫情后短期減負的政策,也有著眼長遠、促進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高質量發展的措施,有效破解了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中急難愁盼問題,對推動其發展壯大發揮了積極作用。目前,全省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營業率穩步上升,經營形勢明顯改善,盈利狀況持續好轉。截至今年4月底,我省登記在冊小微企業68.6萬戶,個體工商戶263.9萬戶,同比分別增長16.1%和11.5%。
在成果轉化上“真落實”
對接活動后,省市場監管廳將會同相關部門,持續加強對銀企對接活動履約情況的督促落實。同時,也會通過“吉微企服”APP及時了解掌握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融資需求,不斷開辟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新路徑,充分運用政府部門和金融機構大數據資源優勢,分行業、分規模、分領域為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精準畫像、精準對接、精準服務,努力做好經營主體的“金融紅娘”。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
記者 劉賾瑞 文/圖/攝
視頻制作 趙葉洋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