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粽葉盈香 家長要警惕蜜粽棗核“惹禍” 焦點熱訊

            又到了端午佳節,粽香情濃、芳香四溢,甜甜糥糥的粽子,是很多孩子喜愛的美食之一。然而,美食有時也容易“惹禍”!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常駐專家、長春市兒童醫院副院長張薇提醒,每年的端午節都有因為誤食粽子中的棗核前來急救的患兒,所以建議家長,在給孩子進食粽子時,除了要控制量,還要提前將棗核等堅硬物質剔除,避免異物入喉而發生險情。一旦異物入喉,在及時就醫的同時,要避免孩子頭部過度后仰以及任何的二次進食。

            蜜粽香甜受青睞?


            (相關資料圖)

            棗核或是最大傷害

            多數的孩子都喜歡吃甜食,此時正值端午佳節,蜜粽便深受小朋友們的青睞。尤其是3-7歲的小朋友,他們正值“好動”的年紀,邊走邊吃,邊玩鬧邊吃,甚至邊跑邊吃,這些飲食行為都容易造成異物入喉。

            “每年的端午時節,粽子都要惹點禍,而棗核是絕大多數的禍端!”提到端午節,張薇有些擔憂地說:“小孩子生性活潑,他們經常跑跳,或是哭笑打鬧。而我們都知道,粽子里面的棗核,它的兩頭特別尖銳,一旦不小心咽下去,很容易損傷孩子的食道,導致食道出血、甚至穿孔。因此,棗核也是所有食道異物中非常危險的一種。”

            卡喉的異物噎下去?

            容易刺破動脈釀險情

            當我們被異物卡住時,通常會選擇吃一些面食,希望能將其噎下去;或是大量喝水,企圖能將異物沖下去。對此,張薇表示,這是最不可取、也是最危險的做法!對于尖銳的異物,比如棗核,上述這些行為可能會進一步加重其插向周邊的組織,一旦刺破了連接心臟的大動脈——主動脈弓,會導致大量出血,甚至直接威脅生命!

            孩子突然咳嗽胸痛

            要警惕是否異物所致

            “異物入喉,絕大多數損傷的是食道。”張薇說,“這里有幾個非常關鍵的地方,一個是食道入口比較狹窄,異物容易坎頓,再就是食道的第二三狹窄的地方,是跟主動脈弓和主支氣管關系密切。一旦食道穿孔,也可能會和氣管貫通,有些孩子會出現咳嗽、咽痛、胸痛等表現而去內科就診。這種情況,要認真詢問病史,正確診斷,一旦明確是異物所致首選手術治療。我們通過硬質食管鏡行食道異物取出術,在手術的過程中仔細觀察,正確判斷食道損傷的程度,然后再設計后續的治療方案。比如棗核,它是兩邊比較尖銳,中間又比較滑, 有的時候中間還殘留一些其他物質。所以在手術時,我們要隨時調整異物的位置和體位,才能盡量減少它對食道壁的損傷。這對醫生的技術和應變能力的要求都很高。”

            “食道損傷比較小的,可以在術后兩天左右恢復進食;對于損傷比較嚴重的,可能需要2周,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恢復進食。”張薇說,“如果出現嚴重并發癥,比如跟氣道已經穿通,甚至出現一些感染,其恢復期還要延長。因此,及時、正規的治療是十分重要的。”

            日常噎到異物咋處理?

            專家給家長支幾招

            在日常的生活中,被食物噎到并不少見,有時候吃口饅頭也能噎到面紅耳赤。一旦發生這種情形,我們應該怎么處理呢?

            對此,張薇提醒,如果是被比較光滑的物質噎到,比如單純的糥米粽子,可以通過拍打后背、摳一下嗓子等方式將其吐出來即可。但如果是類似于棗核這種尖銳的異物卡到,是很容易卡到肌肉和軟組織里,需要及時就醫并手術治療。在這個過程中,除了不要再次進食外,如果孩子的疼痛比較明顯,可以讓他的頭略低,將下頜回收,讓食道保持一個相對松弛的狀態,讓脖子保持一個略微彎曲的狀態,有利于緩解疼痛。

            最后,張薇提醒廣大家長,粽子香甜美味,但由于孩子的消化功能薄弱,還是盡量少食。在日常的生活中,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包括吃東西的時候不要說笑打鬧,更不要跑跳。一旦發生異常甚至險情,要及時、正規就醫。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

            記者 越明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