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沈婷婷
“用好‘懲罰性賠償機制’讓創新者無憂創新。”廣東省兩會期間,省人大代表,深圳市海外交流協會監事長、萬商天勤(深圳)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韓俊為共建知識產權協同保護機制等方面建言獻策。
“知識產權的嚴保護與營造良好的法治營商環境密不可分,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全方位對外開放方面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廣東省人大代表,深圳市海外交流協會監事長、萬商天勤(深圳)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韓俊表示,前不久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的第二十二屆“中國專利獎”評審結果,廣東省在獲獎總數、金獎和發明專利方面均居全國首位,足見廣東省法院系統在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方面著實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韓俊說:“廣東省高院還專門發布了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典型案例,對創新程度高、市場價值較高的知識產權予以強保護,對惡意侵權、重復侵權的行為加大懲處力度,讓侵權人支付高昂的違法成本,讓創新者吃下司法保護的‘定心丸’。”
加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韓俊建議,要完善和用好“懲罰性賠償機制”,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同時要構建知識產權保護大格局,進一步統籌建立好知識產權協同保護機制。
在加大對電子證據的采信力度方面,韓俊認為,當前不法分子利用互聯網等手段制售假冒產品、傍名牌、搶注他人注冊商標等侵權現象仍時有發生,企業維權打假在取證方面的難度依然很大,建議結合及視情況結合實際情況加大對電子證據的采信力度,利用科學技術、通過技術創新有效解決知識產權糾紛取證難這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