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5G應用場景正變為現實 賦能催生老鋼企“蝶變”

            1月26日,撫順新鋼鐵有限責任公司的智造中心內,電子屏上的數據不斷變化著,200余名各類專業工程師正通過數據分析進行生產指揮、工序控制、技術管理。

            廠區內,鋼水運輸火車已實現5G遠程控制無人操作;自動焊標牌機器人24小時不間斷地工作;取樣機器人則把實驗人員從煩瑣的取樣檢測工作中解放出來……隨著“5G+工業互聯網”全連接工廠的建成,更多的5G應用場景正變為現實。

            “我們所在的智造中心1樓為生產指揮系統,對全公司各領域各系統實時管控,2、3、4樓的工程師負責進行數據分析處理,為生產指揮系統賦能。”站在智造中心大廳,制造管理部主任工程師王吉勇向記者介紹。

            近年來,我省把“數字遼寧、智造強省”作為重要發展目標,不斷加大力度推進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改造,激發制造新動能。王吉勇說:“越來越好的政策環境和政府的堅定支持,讓企業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下一步,企業將向全面數字化管控方向發展,為‘數字遼寧、智造強省’建設貢獻力量。”

            從2018年起,撫順新鋼鐵不斷在鋼鐵生產管理中的生產、物流、質量、設備、能源等領域進行探索,自主開發系統421個,數據量達3730G。去年1月,智造中心投入運行,匯聚了全公司3萬多項數據、800多個監控畫面,實現了從原料至產品制造流程化的新管控模式。

            有了智造中心的“智慧大腦”,生產決策的效率和準確性大大提高。“以往,生產管控主要依據管理者和生產人員的經驗判斷。現在,整個生產過程的指令與判斷都基于數據分析,生產管理更科學,各相關崗位的協作也更順暢。”調度室主任魏永強說,智造中心集控大廳未建立前,所有調度崗位都在各分廠,人員溝通只能依靠電話、對講機、微信等方式;如今,當所有調度人員集中在一起后,不僅信息集中且可及時共享,而且使生產管控得以高度協同一體化。

            “5G+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更讓企業實現了少人化、無人化生產。“以前,成品鋼出廠前用人工進行標牌打印,費時費工。焊標牌機器人投入使用后,只要輕點鼠標,就可以完成自動焊接。”王吉勇說,現在,公司一共有5臺焊標牌機器人,僅此一道工序就節省20名人工。

            目前,機器人已在模擬實驗、自動焊牌、檢化驗、無人車等越來越多的領域應用,取代了危險環境與簡單枯燥勞動的人工崗位,企業生產效率持續提升,運營成本不斷降低,企業主打產品螺紋鋼成本下降15%。

            數字化賦能,讓這家始建于1958年的老牌鋼企脫胎換骨,重煥新生,企業從原來的經驗型管控生產過程向數據分析、全流程科學管控生產過程轉變,各項生產指標均創歷史最高水平。2021年,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22.81億元,同比提高42.88%;利潤總額11.49億元,同比提高44.47%。(記者 崔振波)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5G應用場景 老鋼企 智造強省 智慧大腦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