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疫情沖擊,提高農產品生產保障水平,扎實推動“菜籃子”穩產保供,近日,江蘇省農業保險工作小組印發《關于修訂部分政策性農業保險險種條款費率的通知》,打出“加減乘除”組合拳,進一步提高農業保險保障水平,切實發揮農業保險惠農強農重要作用。
在風險保障水平上“加砝碼”。通過充分調研論證,參照江蘇養殖業飼養成本和市場價格水平,大幅提高養殖業保險保障水平,增強養殖業防災減損能力。生豬養殖方面,將能繁母豬單位保額由1200元/頭提高至1500元/頭,將育肥豬單位保額由800元/頭提高至1000元/頭,將仔豬單位保額由200元/頭提高至300元/頭,進一步拓寬生豬養殖風險敞口覆蓋,增強生豬產業防災減損能力,調動養殖積極性。其他養殖方面,將奶牛保險單位保額由8000、10000元/頭兩檔分別提高至12000、15000元/頭,羊養殖保險單位保額由600、800元/頭分別提高至700、900元/頭,肉雞保險由10元/只提高至15元/只,滿足農戶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多層次、差異化的風險保障需求,形成“有收益想養、有保障敢養、有支撐能養”的可持續發展氛圍。
在保險費率擬定上“減負擔”。堅持惠民利農目標導向,著力增強農業保險產品內在吸引力,遵循“保本微利”原則,完善農業保險條款費率動態調整機制,持續優化農業保險條款費率。在保障水平維持不變的情況下,將油菜保險費率由4%下調至2%,切實減輕農戶的保費支出負擔,降低種植成本可能損失,增強農戶的獲得感,進一步調動農戶積極性,充分發揮農業保險對優化農業要素配置和農民增收的積極作用。
在信息平臺建設上“乘快車”。立足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研究制定平臺建設方案,著力構建全省農業保險綜合管理信息平臺,遵循“總體規劃、分步實施、整體推進”原則,穩步有序推進平臺建設工作。完善信息共享機制,橫向整合農業、林業、氣象、價格、保險監管等涉農數據信息,縱向整合農業保險三年歷史數據資料,加強涉農數據對接,動態掌握參保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相關情況,筑牢定價模型和風險管理經驗數據基礎,為農業保險業務監管、精算定價、風險管理、增值服務等提供數據支撐和信息支持。強化在線管理,提升平臺功效,充分發揮財政資金使用績效,推動江蘇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乘上信息快車。
在保險覆蓋面上“除擔憂”。圍繞農業產業政策和農戶需求,著力增強農業保險政策效應。推動露地旱生蔬菜“擴面、增品、提標”,降低投保門檻,由原來連片種植10畝以上降低至5畝以上,增加土豆、西葫蘆、甘藍3個蔬菜品種,提高蘿卜、西紅柿、豇豆保障水平,有效分散農業生產風險,促進“菜籃子”穩產保供。同時,擴大保淡綠葉菜保險期間,增加冬季保淡期,將元旦、春節等蔬菜生產供應淡季納入保障范圍,充分保障居民日常生活品質,有效防范“菜賤傷農”“菜貴傷民”。
下一步,江蘇省農業保險工作小組將持續發揮牽頭抓總作用,督促農業保險承保機構盡快做好條款費率報備工作,提升農業保險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夯實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基礎,助力鄉村振興。(通訊員 蘇財宣 記者 朱彬彬 洪姝翌)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