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丹陽 孫晶
全力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廣東在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范區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面做了哪些具體的工作?未來將從哪方面發力?
4月19日上午,在廣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上,廣東省交通運輸廳二級巡視員黃凌表示,廣東全力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接下來重點從加快鐵路基礎設施建設等三個方面發力。
大灣區城際鐵路“投建管”劃分為廣、深都市圈
黃凌介紹,一是加快鐵路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廣湛、廣汕、珠肇等高鐵和穗莞深、佛莞、深惠等城際項目建設。目前大灣區鐵路在建里程有975公里。二是改革鐵路投資建設管理體制,將大灣區城際鐵路劃分為廣州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投資建設運營管理由省調整至兩個都市圈分別實施。廣東自主投資建設管理的第一條時速350公里高鐵珠肇高鐵江門至珠三角樞紐機場段已全線開工,廣清、廣州東環城際首創國內地方自主運營城際鐵路先河。三是抓緊完善管理制度,先后出臺了鐵路工程的建設管理、質量監督、安全生產監管、市場監管等規范性文件,創新編制了廣東省城際鐵路設計細則,保障了項目建設的順利進行,促進了大灣區多層次軌道交通融合發展。
獅子洋通道、蓮花山通道有新進展
截至2021年底,粵港澳大灣區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4972公里,路網密度達到9.1公里/百平方公里,在國內外主要城市群中位居前列。
如何繼續加快完善灣區高速公路網絡建設?
黃凌表示,近幾年,廣東從三個層面重點推進灣區高速公路建設:首先是加強珠江口東西兩岸的連通,目前珠江口已建成珠江黃埔大橋、南沙大橋、虎門大橋、港珠澳大橋等4座跨江公路通道,深中通道建設順利,目前已完成24個沉管安裝(長度達3712.8米,接近四分之三進度)。獅子洋通道先行工程已開工建設。蓮花山通道的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進。其次是進一步強化灣區內部聯通,正積極推進黃茅海通道、南中高速、中山西部外環高速等項目的建設,目前珠三角與香港、澳門間已分別建成3條和2條高速公路通道。最后是推進路網擴容,廣東正全力加快京港澳、沈海等國家高速公路繁忙路段的擴容升級,如深圳機荷高速公路改擴建采用復合立體方案,既節約用地,又有效提升了交通通行力。
廣深珠莞4港口“入列”億噸大港
粵港澳大灣區港口群是目前世界上通過能力最大、水深條件最好的港口群之一。
如何高水平建設世界級港口群?
黃凌在會上表示,近年來,在港口碼頭建設方面,陸續建成廣州港南沙港區三期工程、深圳港鹽田港區集裝箱碼頭工程等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化專業碼頭。
在航道建設方面,建成廣州港深水航道拓寬工程、珠海港高欄港區主航道工程等進出港深水航道。廣州、深圳、珠海、東莞等4個港口已邁入億噸大港行列,深圳港、廣州港集裝箱吞吐量分別位居全球第四、五位。
在航運網絡方面,以廣州、深圳為核心的國際航運網絡不斷完善,大灣區港口群國際集裝箱班輪航線基本覆蓋世界主要貿易港口。在港口資源整合方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通過政府引導、企業運作方式,也開展了一些工作。
此外,“人便其行”“貨暢其流”的現代客貨運服務體系也在粵港澳大灣區加快建設。客運方面,加快大灣區“一票式”聯程客運體系建設及聯網售票、交通一卡通推廣應用。貨運方面,推動“公轉水”“公轉鐵”,繼續深化運輸結構調整;推進鹽田港亞太-泛珠三角-歐洲國際集裝箱多式聯運等示范工程建設。廣州、深圳市獲國家級“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城市”稱號。
關鍵詞: 城際鐵路
“青光俠”——愛爾眼科助貧困青光眼患者留住光明
近日,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幫...
超市臨期食品“混搭”上架 到底是不是“常規促銷”?
超市里臨近保質期的食品,通常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