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董柳
4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等文件,將數字政府建設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數字政府建設,廣東干得咋樣?答案是:走在全國前列。
今年3月13日,廣東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發布《廣東省數字政府改革建設2022年工作要點》,提出了今年的“任務書”——要“全面深化‘數字政府2.0’建設,推動我省數字化發展持續走在全國前列”。
今年的工作要點中包括:要全面推廣省數字政府填表報數系統,實現基層干部填表報數工作量壓減60%;要全面梳理各級部門事項清單和業務流程,探索制定適應數字化發展要求的業務流程標準,推動部門業務流程優化再造,并在珠海、佛山、惠州、江門等地開展試點;推動首席數據官制度在全省全面推廣等等。
也就是說,廣東的數字政府建設目前已經走在全國前列,并已經進階到“2.0版本”。
對此,2022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中寫道:2021年,廣東“加快數字政府改革,全面完成省市政務云、政務網和地市政務大數據中心建設,粵系列平臺服務功能進一步拓展,‘跨省通辦’、省域治理‘一網統管’取得標志性成果,成功舉辦首屆數字政府建設峰會,省級政府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連續3年居全國第一”。
廣東數字政府建設的領先地位,與廣東的重視有關。早在2021年,《廣東省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印發實施,這是全國首份針對數字政府的省級專項規劃。在《規劃》中,廣東提出,到2025年力爭實現“五個全國領先”:
努力實現政務服務水平全國領先,高頻服務事項100%“零跑動”、100%“省內通辦”“跨省通辦”“灣區通辦”;努力實現省域治理能力全國領先,在全國率先構建五級聯動的省域治理體系,建成“一網統管”基礎平臺“粵治慧”,實現行業應用全覆蓋;
努力實現政府運行效能全國領先,全面構建“指尖政府”,實現“粵政易”與內部系統100%連通,各級政府部門視頻會議系統全覆蓋;努力實現數據要素市場化改革全國領先,政府數據共享需求滿足率達到99%以上,向社會開放不少于1萬個公共數據資源集,數據要素市場化交易制度規則和平臺機構體系基本建立;
努力實現基礎支撐能力全國領先,政務外網接入率達到90%,電子證照用證率超過80%,政府部門電子印章覆蓋率98%。
加強數字政府建設,對于群眾的意義,簡言之就是“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對于政府建設的意義,正如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所指出的:“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是創新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的重要舉措,對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法治政府、廉潔政府、服務型政府意義重大。”
關鍵詞: 數字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