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寫“中”聚合力,雨燕飛天大賽啟。“北京銀行杯”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傳承與創新大賽2021頒獎暨2022啟動儀式于6月11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以網絡直播形式舉辦。
大賽頒獎暨啟動儀式首次采用全線上方式,虛擬場景與實景拍攝相結合。主持人與單霽翔、陳名杰、呂舟、宋慰祖、郝金明、梅松等嘉賓圍繞“解讀中軸線”、“中軸線的傳承與生長”、“我與中軸線的故事”、“中軸線??未來可期”四個話題,通過線上線下互動訪談串聯起頒獎、2021大賽成果展示、2022大賽方案發布、啟動時刻、嘉賓寄語等環節,整個過程虛實結合、亮點不斷。
本屆大賽由北京市委宣傳部指導,北京市文物局、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辦公室聯合主辦,騰訊SSV數字文化實驗室作為大賽“官方合作伙伴”,承辦本屆大賽創新增設的“數字文創”賽道,以“數字化”創新活化中軸線文化遺產、助推中軸線IP強化與傳播。
數字文創賽道共設置三個子賽道:“數字IP”賽道,將中軸線文化遺產形象化、IP化,面向國際講述中軸故事;“數字聲音”賽道,收集中軸線上的聲音碎片,激活中軸線上的聲音非遺;“數字建模”賽道,以“人人可建模”的理念,吸引社會大眾共創共建中軸線數字空間。通過面向全社會征集數字作品,以多元化的文化表達方式,闡釋北京中軸線的文化內涵與時代價值。
大賽自啟動至9月中旬,將按照報名、審核、初賽、復賽、決賽五個階段有序開展。為便于公眾實時了解大賽動態,充分調動公眾創意熱情,大賽將通過官網、官方微信公眾號及微博等渠道發布征集公告和大賽實時動態。
在大賽啟動儀式上,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辦公室官方發布北京中軸線第二款數字藏品“萬人中軸字”。
(資料圖)
該藏品由騰訊SSV數字文化實驗室聯合中國國家博物館提供創意支持,將來自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中出現的不同年代、不同形態以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撰寫的“中”字與萬眾共創的“中”字相融合,經過二次創作將一幅融匯古今的“中軸字”躍然于宣紙之上。畫面正中以甲骨文印章凸顯,以最古老的文字印證壯美中軸線。畫面背景圖案融合匯聚了黃包車游客、冰糖葫蘆、放雨燕風箏的孩童、京劇表演等,呈現中軸線市井生活場景與標志性非遺元素。同時,每一位申遺助力者參與書寫的“中”字以獨特的紋理形式融入畫中。整幅作品將大眾共創、官方紀念、文化收藏的理念完美融合,本次藏品于“云上中軸”小程序上限量發行611份,率先開啟2022大賽IP成果轉化先聲。
作為助力北京中軸線申遺的重要舉措,“數字中軸”是騰訊與北京市文物局戰略合作中的重要項目,也是騰訊在數字文化領域的一次全新探索。通過整合、開放平臺和技術優勢,包括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游戲技術、知識圖譜、區塊鏈等,用數字科技助力推動北京中軸線上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與利用,共同探索文化遺產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模式。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