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創業到橫琴,已經成為許多澳門青年的首選。”每天往返澳門與橫琴兩地辦公,讓黃茵深切感受到了橫琴的熱情與活力。
從澳門大學畢業后,黃茵曾在廣州、上海等地工作,最后還是選擇回到母校一墻之隔的橫琴創業。“隨著琴澳聯系越來越緊密,橫琴這片土地將為澳門年輕人帶來更多發展機會。”去年9月17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掛牌成立,一年來,隨著“琴澳一體化”加速,黃茵目睹了身邊無處不在的變化,越來越多的澳門人選擇來橫琴就業、生活。
(相關資料圖)
澳門居民在橫琴社區門診做理療。
醫
66名港澳醫生橫琴執業
2021年9月17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管理機構正式揭牌。當日下午來自澳門科大醫院的泌尿科趙云橋醫生和骨科林冠群醫生成為首批在民生事務局獲得港澳醫師短期行醫執業證書的專科醫生,并正式受聘珠海市人民醫院醫療集團橫琴醫院。半小時后,林冠群醫生走進橫琴醫院的手術室,與內地專家共同完成了合作區內第一臺跨境醫生操刀的手術。實現了機構當日掛牌、當日發證、醫生當日執業的無縫銜接。
事實上,澳門醫生在橫琴醫院坐診早在去年初就已開始。作為首批入駐橫琴醫院的醫生之一的張倩君,在澳門有十多年中醫內科臨床經驗,一直有志于嘗試跨境執業。她到橫琴醫院出診,每次過關都很快,從澳門家里自駕十幾分鐘就可以到橫琴醫院;即使不想開車,預約跨境直達通勤車也就半個多小時,越來越便利的兩地來往,讓她感到欣喜。她希望傳承祖國醫學、弘揚中醫文化,為琴澳居民帶來更專業的診治服務。在張倩君看來,琴澳兩地醫療各有優勢,在珠澳深度合作的背景下,加強醫療人才交流互動,有助于為珠澳健康產業多元發展注入新活力。
截至今年8月,像他們這樣在橫琴注冊跨境執業的港澳醫生有66人。一年來在橫琴公立醫療機構看病的澳門居民超過7.4萬人次,而這里面絕大多數人看病享受了珠海的醫療保險報銷待遇。
跨境執業的何止醫生,導游、律師、建筑師……據統計,截至今年8月澳門專業人士選擇在橫琴跨境執業的就突破1000人。
合作區為琴澳居民提供免費心理咨詢工作室。
居
近萬澳門人領橫琴居住證
今年,澳門人劉榛選擇把家安在橫琴,工作生活之余,這里也是一家人周末出游的首選,花海長廊、天沐河、長隆均是小朋友們的游玩最愛。過關時“合作查驗”一次通關,澳門居民的生活空間被大大拓寬。
如今,更多的澳門人選擇來到橫琴居住、就業、養老,橫琴如同一塊磁鐵,持續散發著對澳門居民的吸引力。身在橫琴,劉榛也正一天天親歷感受著日新月異的變化。每天經橫琴大橋進出島時,她透過車窗親眼見證著西橋頭一年來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目前,澳門居民在橫琴累計辦理居住證接近10000人,數千家庭選擇在橫琴置業。橫琴口岸二期工程、合作區“二線”基礎設施建設如火如荼,集養老、教育、醫療等于一體的“澳門新街坊”項目穩步推進,橫琴澳門居民個稅稅負與澳門持續趨同,“硬聯通”加速,“軟聯通”提效,琴澳兩地民生融合的腳步正不斷加快,建設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新家園的夢想正在變成現實。
隨著在橫琴生活的澳門居民越來越多,澳門街坊總會甚至把社區管理復制到了橫琴。2019年底,街坊總會綜合服務中心開始啟用,為在橫琴創業、就業、學習、居住、旅游以及養老的澳門居民及橫琴本地居民提供專業化、針對性、精細化的服務。服務對象涵蓋兒童、青少年、家庭及長者,大力開展各類文體活動、興趣班、小組、工作坊。
據了解,截至2020年底,澳門街坊橫琴服務中心為琴澳居民提供服務20000人次,而截至目前服務達到12萬人次。
越來越多的琴澳兩地孩子同校就讀。
學
澳門籍學生橫琴就讀增長66%
在北京大學法學專業就讀的澳門籍學生何文楷今年暑假在合作區執委會法律事務局實習。他表示,之前沒有接觸過政府工作,這次實習增加了自己的實戰經驗。借此機會亦可以了解合作區的架構、發展方向,以及一些正在推進的計劃和政策,對自己未來在橫琴甚至大灣區的發展都有助益。
今年“澳門青年實習計劃”首期推出“澳門青年·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專項實習計劃”“澳門大學生暑期專項實習計劃”,共提供130個實習崗位。兩計劃自5月4日啟動報名以來反響熱烈,共吸引544名澳門籍青年報名。目前共計80名澳門青年已完成不少于一個月在崗實習。
澳門城市大學高玉婷老師已經居住在橫琴多年了,今年決定將兩個孩子轉入合作區學校上學。合作區內的學校軟硬件都不錯、活動空間更比澳門的學校寬裕,現在學習的課程跟在澳門的中小學比,在傳統文化課程上更加豐富,很符合家長的預期,兩個孩子對新學校都非常滿意。
據合作區民生事務局代理副局長馮方丹介紹,除了給澳門籍學生每年提供實習崗位、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合作區也支持澳門籍學生橫琴就讀,優化招生政策,對監護人在橫琴工作和居住的澳門籍學生視同橫琴戶籍生進行招生。目前,全區在讀中小學生和幼兒有6128人,其中有澳門籍學生194人,較往年同期增長66%。
馮方丹表示,接下來將積極探索澳門教育政策和福利延伸至合作區,探索推動澳門老師到橫琴執業等,并且力促更多琴澳姊妹學校的結對,在教學教研、體育運動、文藝活動方面有更多的交流合作。
跨境學童經珠澳人工通道便利求學。
行
橫琴過關澳門單牌車占七成
9月15日下午5時,家住澳門的劉先生準時離開位于橫琴的辦公室,驅車來到橫琴口岸對面的勵駿龐都廣場,打包一杯茶飲后經橫琴口岸過關。到家時,放學歸來的兒子正好可以喝到一杯沁爽甘甜的冰奶茶。
據劉先生介紹,他每日駕駛澳門單牌車往返橫琴與澳門的單次通勤用時不超過15分鐘,一年來,越來越多像劉先生一樣的澳門人習慣了每日穿梭琴澳的跨境生活,兩地通關越來越便利,配套設施越來越完善。
今年8月,合作區發布重大利好,自2022年8月22日起,全面放開澳門非營運小客車(9座及9座以下)入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配額,正式取消當前10000個配額總量限制,進一步便利了澳門居民來往橫琴。8月22日當天,取消配額總量限制后的首批500個“自由行”配額放出后,不到10分鐘即被全部申請完畢。數據顯示,8月22日以來,經橫琴口岸出入境車輛超10萬輛次,日均近4000輛次,其中單牌車超7萬輛次,日均超2800輛次,占出入境車輛總量約71%。
據橫琴邊檢站統計,自合作區正式掛牌成立以來,經橫琴口岸出入境人員達738萬人次,車輛超104萬輛次,其中單牌車近70萬輛次,單牌車通關量在車輛通關量總數中占比越來越大。
9月13日,合作區在原有針對上班族的跨境通勤專線基礎上,再開通4條免費跨境通勤高校專線。當日起澳門學子只需在手機上預約就可以乘坐跨境直達校門口的大巴。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治家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