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全球即時看!他和工作隊共同奮戰,讓6萬多斤桃子一個多星期銷售一空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薛江華 通訊員 溫海麟

            9月23日,是第五個中國農民豐收節。這一天,肇慶市懷集縣下帥鄉也是稻谷飄香,碩果累累,豐收事忙。繼鷹嘴桃銷售取得成功后,這片金黃的田野上是一派豐收與希望的景象。這一天,懷集縣下帥壯族瑤族鄉幫鎮扶村工作隊隊員——來自廣東省四會監獄的古向東正忙著和當地的村民干部探討著鄉里農副產品的銷售計劃。當地的村民很感激古向東,兩個月前,古向東帶領工作隊員一起,用了一個星期,就把當地6萬多斤鷹嘴桃銷售一空,幫村民解決了大問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告別城市來到鄉村 一頭栽進田間地頭

            2022年初,歷經數小時車程,古向東從單位來到了廣東省懷集縣下帥壯族瑤族鄉,成為了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的一員。

            “我能做些什么?應該做些什么?”本著鄉村振興、幫鎮扶村、助農惠農的初心,帶著一連串自問,古向東到達下帥鄉后,便時常跟著其他工作隊員及當地干部深入田間地頭,走訪各家農戶。

            在無數腳步與汗水的加持下,短短幾個月,他便了解熟悉了這里的產業結構以及風土人情,開始結合自己所學所長為鄉里找“門路”。

            60000多斤桃子,一個多星期賣完了

            七月下帥,山間地里充滿了鷹嘴桃的果香。受交通不便、信息不暢、管理和中間成本過高等因素影響,以往鄉里的這些農副產物容易出現滯銷的情況。今年,還得加上強降雨以及臺風“暹芭”的雙重影響,山體滑坡、內澇等次生災害,道路交通的塌方堵塞,這些因素都深深影響著下帥鄉鷹嘴桃的種植與外銷。

            如何幫助果農把農作物轉化為農副產品順利銷售出去?這是擺在駐下帥鄉幫扶工作隊面前的一道難題。

            為打破這一困局,工作對與時間賽跑,從對內保證產品質量和節約集約成本,對外擴大銷售渠道等途徑著手,趕在果實采摘前妥善解決好產品的銷路問題。古向東主要負責的是這項工作的方案制定以及溝通協調。

            對內,他召集果農一起研究探討農作物存儲管理、品質把控以及成本控制等環節的最優方案;同時,為最大程度保證產品質量,他說服果農采取“早上采摘、上午打包、下午發貨”的銷售模式,提高外銷效率;對于統一配送的或有特定配送時間要求的訂單,則采取“連夜打包、冷鏈發貨”的方式,與快遞公司展開戰略合作,進一步縮短物流的運輸時間和成本;在成本控制上,他與其他工作隊隊員主動參與到產品生產包裝的工作中,為果農節約包裝成本。

            對外,他充分利用幫扶工作隊扶持成立的村委聯辦企業——懷集縣興帥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這一銷售平臺,借助各個渠道資源,通過邀請農副產品銷售企業實地考察、組織召開產品推介會、聯系點對點提前預售等方式擴大產品的銷售面。

            經過鄉政府、幫扶工作隊和興帥公司多個日夜的奮戰,最終,僅僅一個多星期,下帥鄉的60000多斤鷹嘴桃便銷售一空。

            但他們并沒有就此停下腳步,絲苗米、花生油、靈芝、山茶油、蜂蜜、百香果、西瓜,還有許多能幫助村民增收的產品在等著他們……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一個多星期 農副產品 下帥壯族瑤族鄉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