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廣東在行動
(相關資料圖)
近期,東莞市塘廈公安分局根據該市市場監管局移交的線索,對一個銷售“高價玉石床”的養老詐騙犯罪團伙實施統一收網,抓獲涉案嫌疑人6名……這是廣東密切部門聯動,持續強化養老詐騙打擊整治力度的一個生動案例。
不少養老詐騙案件發生在醫療、文旅、養老等行業領域,做好相關行業養老詐騙打擊整治工作,協同聯動、對癥下藥尤為重要。
眾人拾柴火焰高。全國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開展以來,省委網信辦、省民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廣東銀保監局等有關成員單位,堅持深挖嚴打、建章立制、源頭治理工作思路,扎實推動行業領域整治規范,著力構建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嚴密防線。
●南方日報記者孟健
關喜如意祁雷杜瑋淦
通訊員粵政宣
深挖嚴打??
實現線索處置閉環管理
扎實開展線索摸排核查,是確保專項行動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前提。
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圍繞“食品”“保健品”等養老詐騙問題隱患深入開展違法行為線索排查工作,并同步對適老化智能產品等行業開展產品質量摸底排查。截至9月23日,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共摸排、核查問題線索986個,其中有效問題線索525個。
針對“投資養老產品”等金融領域養老詐騙,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對省內2萬多家相關企業開展7×24小時監測預警,排查多家有非法集資風險苗頭的企業并及時核查處置。“我們還積極落實風險每日研判和報告制度,對線索處置實施閉環管理,做到早研判、早預警、早處置?!笔〉胤浇鹑诒O管局相關負責人說。
房地產行業也是本次專項行動的重點整治領域。全省住房城鄉建設系統采用廣泛排查與重點督導相結合的方式,深入細致摸排線索,同時廣泛動員群眾舉報各類問題隱患。為全面整治“違規使用養老服務設施用地變相開發房地產”等涉詐問題,省自然資源廳組織對全省近10年來供應的養老服務設施用地進行了全部摸排。
在精準掌握一批涉老違法犯罪線索的前提下,各相關成員單位密切與政法機關合作,形成工作合力,依法嚴厲打擊,實現線索處置閉環管理。
如省委網信辦結合“清朗”系列專項行動,及時研判分析問題線索,指導各級網信部門依法查處違法違規網站平臺及賬號;省文化和旅游廳部署“打擊整治不合理低價游”等多個專項整治和執法行動,全面推進文旅領域打擊整治工作;省衛生健康委加強與省民政廳等部門溝通協調,迅速開展線索摸排、核查和處置;廣東銀保監局對該局收到的相關“三書一函”跟蹤督辦整改,從嚴查處問責。
整治規范??
探索建立長效治理機制
今年7月,根據當地公安機關轉來線索,省委網信辦指導韶關網信辦查處下架了一個宣稱投資藥品、保健產品可獲得高額返現的APP。該辦及時總結經驗,探索建立相關工作機制,厚植反詐土壤……專項行動開展以來,相關成員單位著眼建章立制,不斷探索建立長效治理機制。
——強化協作配合。省自然資源廳對發現的養老詐騙和違法違規用地線索,按規定分別移交同級政法部門或自然資源執法部門;全省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聯動公檢法機關協同推進案件辦理,對涉其他部門的線索及時移交;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加強與公安機關聯動,依法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線索。
——強化日常監管。省委網信辦指導省內重點網站平臺完善信息內容審核機制,提升對涉嫌養老詐騙信息的識別攔截能力;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加強涉老“食品”“保健品”等領域廣告監管,將其列入年度全省廣告監管重點;省文化和旅游廳將打擊整治養老詐騙納入全省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重點工作中,并在五一、端午、中秋等重要節點部署開展專項整治行動。
——強化制度建設。省衛生健康委聯合省民政廳、省中醫藥局印發通知,加強對養老機構內設的無資質醫療機構、無行醫資質相關人員擅自提供診療服務違法行為的排查整治工作;針對少數養老機構收取預付費引起的退費問題,省民政廳督促各地不斷健全養老機構備案信用承諾制度;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涉案資產處置辦法,探索實施審前返還、追繳不當得利、失信懲戒、引入專業第三方協助處置等做法,提高易貶損資產的變現價值。
——強化監督問責。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通過對重點線索、重點地區、重點問題暗訪督導,有效整治一批行業痛點難點問題;省自然資源廳壓實督導責任,不定期赴各地開展專項調研和監督檢查;省民政廳領導不定期帶隊赴地市實地督導,切實加強點對點調度指導;省文化和旅游廳通過明查、暗訪等多種方式,加大對文化和旅游場所的監管力度;省衛生健康委組建工作組,赴多地開展專項行動督導調研,重點加強對醫療衛生系統和醫養結合服務機構進行督查。
源頭防范??
強化風險排查與宣傳引導
明者防禍未萌。詐騙犯罪是可防性犯罪,事后打擊不如事先預防。
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廣東各相關成員單位高度重視養老詐騙源頭防范工作。
如省民政廳對全省養老服務機構進行風險提示并建立數據庫;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統對相關文旅場所開展全面排查,并對自2021年文化市場技術監管服務平臺的舉報投訴線索進行全面梳理;廣東銀保監局結合行業特點,對從業人員和相關業務部署開展“拉網式”風險隱患排查清理。
今年8月,廣州市增城區反詐中心接市反詐中心下發的緊急預警信息,一事主疑似遭遇冒充“公檢法”詐騙。該區反詐中心迅速通過電話勸阻、上門勸阻相結合的方式,終于讓當事人識破騙局。最終,在民警的指引下,事主和家屬及時趕到銀行,把所有銀行卡掛失,這才避免了249萬元的損失……
在廣東,這樣的成功勸阻案例越來越多。廣東銀保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局積極支持省市兩級反詐中心建設,指導轄內銀行機構協助反詐中心做好疑似被騙事主勸阻、止付涉案銀行賬戶及被騙事主資金返還等工作。該局還指導督促轄內銀行保險機構發揮“前哨”作用,加強可疑資金監測。
從源頭上防范詐騙,離不開宣傳引導。各相關成員單位還將涉老反詐宣傳活動作為一項重點,不斷推動反詐知識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進學校、進企業,并通過“線上+線下”立體宣傳等形式,持續營造全民反詐濃厚氛圍。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廣東各相關成員單位通過扎實開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有效回應了群眾期盼,持續營造愛老護老濃厚氛圍。下一步,各相關成員單位將持續擰緊責任鏈條,縱深推進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各項工作。
■防詐提醒
“高利息高回報”實為非法集資騙局
近年來,老年人群體對養老服務和投資理財的需求更加強烈。個別不法機構或企業打著“養老服務”“健康養老”等旗號,以“高利息、高回報”為誘餌實施非法集資活動,給老年人造成嚴重財產損失和精神傷害。
非法集資套路——
1.畫餅:不法分子以“新技術”“區塊鏈”“元宇宙”“虛擬貨幣”等為幌子,描繪一幅預期“報酬豐厚”的藍圖,讓投資者產生“機不可失”的錯覺。
2.造勢:不法分子舉辦各種造勢活動,如在會議中心、禮堂舉辦產品推介會等,場面大、規格高,極具欺騙性。
3.吸金:不法分子初期通過返點、分紅等方式歸還本息,讓投資者初嘗“甜頭”,騙取投資者信任后再步步下套。
4.跑路:不法分子在“吸金”一段時間后就“跑路”,或者因為原本就是“龐氏騙局”而人去樓空。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