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記者直擊“獵鷹號”硬氣膜實驗室在廣州琶洲的投入使用情況 時長1分37秒)
(相關資料圖)
11月14日晚,“獵鷹號”硬氣膜實驗室在廣州琶洲的廣州國際采購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晚上10時許,現場燈火通明,各類工作人員均已就位。記者現場看到,本次使用的“五艙合一”的氣膜實驗室配有1個試劑準備區、2個樣本處理區和2個擴增分析區,一個樣本從進入到出結果最快只需要2—3個小時。當晚,首批樣本已經送到實驗室并完成了檢測。
記者了解到,該實驗室由廣州實驗室聯合金域醫學集團等科技力量共同研發,日最高檢測產能可達8萬管。實驗室主要承接來自廣州市海珠區鳳陽街道封控區的核酸樣本。據悉,兩組“獵鷹號”硬氣膜實驗室分別交由公立醫院組成的醫療隊以及金域醫學集團組成的先鋒隊運營,兩隊支援人數均達150名,全力助力廣州打贏本輪疫情防控硬仗。
金域醫學集團副總裁李慧源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獵鷹號”硬氣膜實驗室為高通量核酸檢測移動實驗室,主要用于滿足大規模的新冠疫情防控需求。本次的實驗室占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并配有超200臺先進的全自動核酸提取儀等設備。自動化設備和檢測人員相互配合,實現檢測效率最大化。
“目前,每個艙每班20個技術人員,12小時輪班,中途會有休息時間。”金域醫學琶洲“獵鷹號”硬氣膜實驗室技術艙長佟錦媚介紹,與之前的“三艙”模式相比,本次實驗室升級到了“五艙”,整合了試劑配置區,使其在總艙面積減少的基礎上提升了檢測效率,擴大了檢測規模。
記者在現場看到,如在技術要求最高的點樣環節,通過全自動點樣儀可以加快速度,為后面的提取、擴增分析環節騰出檢測人員。“通過不斷優化,人均每天檢測樣本量從2020年最開始的不足500管,提高至現在的1500管以上。”佟錦媚表示。
為了能夠實時監控實驗室檢測的進度,現場還搭建了“核酸檢測全流程監測智慧看板”,可以實時跟蹤檢測進度。據李慧源介紹,該系統融合了5G、物聯網、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覆蓋了各個環節,檢測環節系統操作效率提升30%。
目前,金域醫學在廣州地區部署了生物島總部中心實驗室、番禺金域實驗室、花都金域實驗室以及“獵鷹號”硬氣膜實驗室等,最大程度滿足檢測需求,助力政府以最快速度在最短時間內把疫情控制住。
【記者】劉倩 彭琳
【拍攝】董天健王俊濤 石磊
【剪輯】萬穩龍
【海報】譚唯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