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一新的寺前街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余寶珠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洪寶 王默
【資料圖】
整潔干凈的路面、古色古香的墻繪……11月22日,東莞下起綿綿細雨,改造一新的寺前街清幽恬靜,平添幾分文藝氣息,偶有過往的居民駐足拍照“打卡”。然而,短短一個多月前,這條地處東莞市莞城街道舊城中心的老街巷,還是周邊居民出行的困擾。據介紹,該條老街巷人流量較大,但道路路面老化嚴重,一到雨天便坑洼泥濘,影響居民出行。
這是東莞市莞城街道市橋社區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奮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一個縮影。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對此,市橋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陳旭明表示,接下來,社區黨委將始終以群眾需求為根本出發點,真抓實干推進舊街升級和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進一步改善居民生活環境。
強執行
及時回應群眾所盼
有著千年歷史的東莞莞城,是東莞傳統的商貿重地,市橋社區地處舊城中心,一度聚集多條黃金商業街。位于新芬路的市橋河商業街就是其中之一,曾興旺繁榮、一鋪難求。時過境遷,隨著城市變遷和人們消費習慣變化,這里逐漸被消費者冷落。“當時很多店鋪都是鐵皮搭建的臨時街鋪,現在老舊破損,不僅影響形象還有安全隱患。”陳旭明告訴記者,很多臨街小鋪關張后給周圍居民留下安全隱患,一些加建的雨棚搖搖欲墜。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市橋社區聯合城管部門,對該商業街進行改造升級,整改道路、拆除雨棚,并重新鋪設路面。
近年來,市橋社區始終以黨建引領工作實效,不斷提升轄區服務與環境品質,推動舊城改造煥發新顏。
以強有力的執行踐行為民服務,市橋社區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回應群眾所需所盼,通過工作實效解決群眾實際問題。寺前街路面老化破損,市橋社區聯合城管部門,僅用7天時間就完成街道路面、排水設施的修復升級;此外,該社區還先后開展邁豪街、同德街沿街建筑立面風貌改造和路面升級提檔工程。針對社區老舊宿舍、高房齡商品房集中的情況,市橋社區全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擬通過小區建筑改造、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等,為廣大居民打造整潔、規范、優美的人居環境。此項工作的建設方案已于10月份對外公示并廣征群眾意見。陳旭明說,社區將進一步發揮基層黨組織力量,密切聯系群眾,收集好各方意見做好群眾服務工作,用實際行動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知民意
用心實現群眾“微心愿”
作為老城區的中心,市橋社區常住居民中有30%左右是老年人,其中有部分是獨居或失能老人。失能老人因行動不便無法很好解決剪發問題,社區第一時間組織志愿者上門開展“義剪”行動;高齡獨居老人的房屋破舊不堪,社區主動作為,為其修繕房屋、改善居家環境……一個個民生“微心愿”的實現,是市橋社區著力提升社區服務效能、打造“民生大莞家”項目,做好群眾服務的工作實踐。據統計,2022年以來,市橋社區借助“民生大莞家”項目,已實現群眾“微心愿”223宗。
“群眾的實際需求,就是我們工作的方向和動力。”陳旭明告訴記者,市橋社區每周二都會開展駐點走訪活動,到轄區家家戶戶走訪了解民意民需,打通與群眾溝通的“最后一公里”。未來,社區將進一步通過走訪溝通等,深入了解廣大群眾的實際需求和困難,以暖心舉措解決群眾難題。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