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管控區網格管理如何運轉?白云區網格長這樣說-熱點評

            大洋網訊 “居民的支持和理解是我們最大的底氣。”自11月1日以來,廣州民營科技園管委會副主任吳楠已先后擔任同德街恒豐第2網格、同德街鵝掌坦第3網格和同德街粵溪第6網格的網格長。


            (資料圖片)

            作為網格長里少有的“女將”,她告訴記者,“落實核酸檢測、做好物資配送、保障特殊人群、響應居民訴求這一項項工作都要靠我們整個團隊一起完成。”在這個過程里,她全天候待命:凌晨兩三點接到第二天行程調整的電話、凌晨四點多前往居民家里及時送臨產孕婦去醫院.....這些事情在她看來已是尋常。

            “我們的隊伍特別有戰斗力”

            疫情期間,白云區啟動的網格化管理機制與平常的社區網格有所不同。作為應急機制,白云區對高風險地區劃分網格,網格數量根據實際情況而定,最少也有兩三個,像吳楠目前所在的粵溪則劃分了6個網格。每個網格里的居民通常不超過2500人。一般情況下,一個網格會由1名科級以上干部擔任網格長、10名機關干部職工、1名醫護、1名警察,帶領基層堡壘力量中的40名網格員和村社干部、若干志愿者組建網格專班。

            由于白云區內有很多城中村和老舊小區,迅速進入角色、熟悉網格情況,是每個網格長的首要之務。“我在10月31日那天接到電話,11月1日早上7點就進入了恒豐的網格里。”在吳楠看來,作為一名網格長,最大的挑戰是要在最短時間里摸清情況,“我們每到一個地方,一般只待7天到10天,現在最快的5天就解封。要在這么短的時間里摸清底數,最初的幾天里往往都要忙到半夜兩三點。”

            “還好的是,我們的隊伍特別有戰斗力,誰都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在吳楠最初的隊伍里,除了民營科技園管委會的幾位同事之外,其他還有很多來自園區企業的支援力量。疫情當前,這些曾經是園區服務對象的企業,充分展現出了民企擔當,不僅捐款捐物還“捐人”。有的志愿者就是企業里的一線工人,無論什么時候,送菜、扛煤氣罐,他們都是二話不說扛在肩膀就上樓;有的志愿者直接就是企業的老板娘帶著自家親戚一起上,為的是不想讓員工來擔風險,來了之后還自掏腰包為社區里的老人買他們想吃的水果送上門。

            到了同德街粵溪第6網格,吳楠的隊伍里新增14名老師,這些手執教尺的“文弱書生”一樣穿上“大白”去送菜、去運送物資。讓她尤為感動的是帶隊老師,“隊員們是可以分為兩個班次,但他作為帶隊都是盯全天,自己的隊員跟不上,他就自己上。”

            “無論是企業員工、企業家或是老師,大家都在抗疫里擔起了最基礎的工作。”吳楠不無感慨地說,“沒有這支隊伍的力量,完全依靠社會化的力量很難快速形成這樣有力的隊伍。”

            “服務群眾一定要有耐心和熱心”

            有了有力的隊伍,網格又是如何運作的?“管控區里的首要任務是組織好核酸檢測,對于足不出戶的高風險區居民要組織上門采集,前一天晚上就要和醫護溝通好,明天有多少個醫護能過來支援,我們就要相應配好多少個工作人員。”吳楠說。

            同德街粵溪第6網格里有將近1500名居民,為了保證在早上就完成高風險地區的核酸采集。每天早上6點半,她和隊員們就要到達網格。參加完院感培訓、吃好早餐后,醫護和志愿者出發,一層層上樓為居民采集核酸。與此同時,負責物資運送的另一組志愿者,也在領好物資換好衣服之后出發。

            而吳楠作為網格長,主要是統籌網格內整體的抗疫工作:網格當天的防疫物資領回來了嗎?核酸推進順不順利?各個微信群里居民的訴求有沒有及時解決?垃圾清運有沒有遺漏?一項項工作都要現場盯好。

            “接近中午的時候,我們要將收回來的試管移送到統一接收試管的醫護那里,第一時間形成數據,才能保證早出結果早發現病例早轉運。”到了下午,吳楠和隊員們的重點就是物資配送和補采核酸。根據目前的防疫政策,居民可以網上下單寫清楚自己所在的網格,快遞或外賣被送到指定的物資接收點后,專門負責物資配送的志愿者會將大家購買的物資送到家里。“我們的物資配送一般到晚上八點就截止了,大部分居民也都對此表示理解。”

            至此,吳楠和隊員們一天的基本工作就結束了,除了值班人員外,其他人可以回到酒店休息。除了這些看似平淡的工作之外,吳楠更多的工作是處理應對居民的突發情況:耐心安撫有情緒的居民、配合街道指揮部轉運陽性病人、照顧網格里的重點關注人群......“就在這個網格里,我們就服務過特殊人群30多人次。”

            有時候網格里也會發生一些平時正常生活中也相當棘手的事情。“比如有一家人剛封控就發現家里馬桶堵了,我們連夜安排人員上門處理疏通,結果到了第三天又堵了。他們樓下的居民又擔心他們馬桶堵塞會排到自己家,希望我們安排人員入戶消殺。”對于這些事情,吳楠都要帶著團隊逐一去解決,“服務群眾一定要有耐心和熱心,否則的話很難做好這些。”

            網格里的孕婦也是吳楠重點關注的群體。在同德街鵝掌坦第3網格時,她就遇上了有孕婦39周加6天半夜要去醫院。“凌晨4點,孕婦感覺不適,馬上聯系了我們。我們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救護車一到,就由‘大白’把她接出來送上車。”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徐雯雯

            圖/受訪者提供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第一時間 展現出了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