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版民生訴求系統,我們提交了補貼申請的咨詢,前幾天就收到了政府部門發來的通知,邀請我們參加申請補貼類的線上討論會。”深圳市迪派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在經營中的問題得到了快速響應。
2021年底,深圳市坪山的企業版民生訴求系統正式上線。企業有訴求,無需確認訴求的種類及對應部門,只需“一鍵”輸入提交訴求,后臺將根據職責清單分撥到相關部門,企業也可以在后續一鍵式查看進度、展開評價。
(相關資料圖)
坪山企業版民生訴求系統
坪山區的企業版民生訴求系統是深圳近年營商環境改革的一個縮影,免審即享、秒批即辦、無感申辦、免證辦等數字化、平臺化工作方式創新為企業帶來便捷細致的服務,塑造充滿活力的營商環境。
作為首批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深圳于2022年初出臺了《深圳市建設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實施方案》,開啟營商環境5.0改革,提出200項改革措施,致力于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創業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從1.0邁入營商環境改革的5.0階段,一直以來,深圳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改革工程”,主動對標最好最優最強,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迭代出臺一系列務實舉措,推動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奮力打造全球創新創業和投資發展最佳城市,吸引了一大批優質企業落戶發展。
2022年12月30日,廣東省新聞辦舉行發布會,介紹了2022年廣東省營商環境評價情況并發布《2022年廣東省營商環境評價報告》,發出全省各地市營商環境“成績單”,其中,深圳、廣州被列為一檔城市。
同時,根據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22年萬家民企評營商環境報告顯示:深圳市連續三年被全國民營企業評為營商環境最佳口碑城市。
截至目前,深圳全市登記的商事主體累計達到391.1萬戶,總量和創業密度繼續保持全國第一,10家企業入圍《財富》世界500強。A股上市公司總數達到400家,各級專精特新企業超過3800家,其中國家級“小巨人”有442家,數量在全國大中城市名列前茅。
深圳將企業發展所需,企業運營所急作為工作的重點內容,健全市場準入制度、強化各類生產要素供給保障、不斷優化企業全生命周期優質服務,打造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激發創新創業的市場活力。
在新的改革階段,深圳對企業的支持開始從“給優惠”向“給機會”轉變,健全市場準入制度,實施放寬市場準入24條特別措施,向前邁出勇毅步伐,積極鼓勵新興產業與領域發展。
尤其,深圳率先放寬科技、金融、醫療、教育文化、交通等領域準入門檻,努力消除制度性障礙與隱性壁壘。開放綠色低碳、高端裝備、智慧醫療等重點領域應用場景,支持企業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先行先試。
企業發展的機會需要各類生產要素作為支撐,而企業運營中亦需要城市為其提供堅實的支持。
優質且充足的產業空間是企業發展的土壤與根基,“每年新增兩個蛇口工業區”,未來,深圳將按照5年每年不少于2000萬平方米的規模,向企業提供高品質、低成本定制化的工業上樓產業空間。
建設綜合金融數據征信服務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企業120多萬家,促成授信金額超過540億元,深圳數據交易所正式掛牌成立,加速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市場流通,有力加強各類生產要素的供給保障。
另外,針對運營過程中市場主體反映強烈的訴求和期盼,連續出臺助企紓困、培育壯大市場主體、聯動生產促消費、工業穩增長提質量、推動經濟穩定增長5個“30條”措施,全力幫助市場主體降低經營成本,已落地減負資金超1500億元、惠及市場主體753萬家次。
值得注意的是,在政務服務方面,圍繞企業發展全流程,深圳搭建商事主體全生命周期“一窗通辦”平臺,全程零跑動辦理企業開辦、變更、注銷業務,累計為企業節約創業資金超2億元。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公平透明的法治環境為企業著力完善法規制度,堅持以法治引領改革,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法治環境是衡量一個地區營商環境好壞的關鍵指標。深圳將打造法治化市場環境作為工作的重點之一,著力優化營商創業的法治環境。
發布會上,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張晉周介紹:“深圳一方面加強重點領域立法創新,為新產業新興產業發展保駕護航。另一方面,織密制度設置,提高治理水平,依法保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據悉,深圳在全市建立124家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為企業提供精準的政策咨詢,維權援助和糾紛化解服務企業11萬余家。
2022年6月,深圳出臺《關于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意見》重要政策文件,培育發展壯大“20+8”產業集群。
為促進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深圳突出重點領域創新工作,先行先試,堅持市場化導向與政策鼓勵并行的發展格局,引導產業健康向上發展。
2022年6月,深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了《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
9月,我國首部人工智能產業專項立法——《深圳經濟特區人工智能產業促進條例》正式公布。
此外,深圳近年面向社會信用、反不正當競爭、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安全生產等重點和前沿領域加強立法。
同時,深圳創新“人工智能+互聯網+信用+雙隨機”監管模式,減少行政執法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干擾。給予新興產業企業1至2年的成長“包容期”,助力新產業新業態規范健康發展。
“有了正高級職稱,就打破兩地執業資格認定壁壘,我們港籍醫生在深圳執業更加便利了,發展空間更大了,將吸引更多港澳專業人才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說。
近年,深圳建立國際職業資格證書認可清單制度,持有相關職業資格的國際專業人員在深圳備案登記后即可提供專業服務,目前已有超過500名境外專業人員享受到這份便利。
以國際一流市場為目標,深圳勇立潮頭,從規則對接、要素流通、人才認定、通關便利等方面出發,推進更高質量的對外開放。
為推動國際規則銜接,深圳發布國內首個《基于跨境活動的企業信用報告格式規范》,為不同國家、地區企業信用報告提供轉化支撐和互認依據。發布全國首個經國際認證的醫院評審標準,便利高水平醫療機構使用“國產標準”融入國際,推進大灣區及跨境醫療服務規則銜接。
“不只是慳錢,最緊要的是高效!”準備經香港出口一批掃地機器人的深圳龍一供應鏈有限公司的沈先生僅花了不到5分鐘,就通過中國(深圳)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的網絡平臺,使用“深港無縫清關”服務,辦妥了深港進出口通關過程中7個環節的申報工作。
不僅有深港無縫清關,為便利灣區物流暢通,深圳還創造性打造了“大灣區組合港”通關模式,如今,深圳港已累計開通26個組合港點位、覆蓋大灣區近90%城市。
今年以來通過“組合港”模式實現的進出口吞吐量超過19萬標箱,“組合港”水水中轉集裝箱進出口物流整體時長由5-7天壓縮至2天,節省貨主報關成本約30%。
高效精簡、便利迅捷的物流體系為企業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提供堅實保障,也是深圳構建國際接軌的開放營商環境的有力舉措。
企業反響
開放公平的營商環境
為企業生長提供豐厚沃土
贏家時尚集團是在深圳發端、成長并走向國際的知名女裝企業。“深圳構建了良好的政務環境,做到‘有事服務,無事不擾’。企業運轉順暢的時候,我們感受不到政府的存在;但是企業一遇到困難,便會發現政府就在身邊。”贏家時尚執行副總裁吳慶業表達了對深圳營商環境的肯定。
在吳慶業看來,贏家時尚乃至于深圳時尚產業的壯大離不開深圳公平、開放的市場競爭環境,也離不開深圳市產業政策的精準引導和大力扶持。
例如,在出現辦公場地不足、辦公分散等問題的時候,福田區打造的“灣區時尚總部”為企業發展為他們提供高質寬敞的產業空間,切實解決了困難。
科創企業掌舵人,深圳元戎啟行科技有限公司CEO周光在創業過程中也感受到了深圳對企業的關懷。他認為深圳在營商環境建設和發展中,始終能夠審慎地對待科創企業,為科創企業提供租金、補貼和稅收優惠。周光說:“我們的訴求被認真對待,各級政府部門給予我們政策方面的支持,讓我們免除后顧之憂,更好的投入到自動駕駛的技術研發之中。”
今年7月,深圳突破性地出臺了《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成為自動駕駛產業發展的高地。周光對此感到欣喜,他表示:“這為自動駕駛的車輛上路行駛掃清了法律的障礙,有益于自動駕駛企業積累有質量的海量數據,完成技術迭代,為行業上下游打造量產的自動駕駛汽車提供了有力的基礎保障。”
【見習記者】 雷林山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