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隨著新冠疫情的不斷發展,居家治療的全面落地,在抗疫期間發揮重要作用的連花清瘟也再次成為“網紅”,被大家爭相選購,用于新冠的防治。但在一片搶購熱潮中,也有部分網友發聲表示:連花清瘟真的那么有效嗎?并對其效果產生了質疑。
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聊?
組方歷經千年驗證
要看一款藥物,特別是一款中成藥到底有沒有效,其組方用藥很關鍵。
翻看連花清瘟的組方可以發現,其是匯聚三朝古方化裁而成。藥方中包括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的麻杏石甘湯,清代吳鞠通《溫病條辨》中的銀翹散,這兩者為基礎方,再添以明代吳又可《溫疫論》中治疫病用大黃的用藥經驗,以及廣藿香和紅景天兩味藥材。
從療效上來看,麻杏石甘湯是清泄肺熱的代表方劑,對溫病邪熱壅肺、肺氣上逆所致的咳嗽、氣喘、咳痰、身熱、口渴、咽痛等癥有明確效用,在國家衛健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推薦的中醫治療方藥中,麻杏石甘湯基本占到了診療方案推薦的中醫方藥數量的一半,可見其效果之顯著。
同時,麻杏石甘湯也早已經過現代醫學的驗證。一項對照臨床試驗的分析結果顯示,麻杏石甘湯臨床總有效率、24h體溫療效均優于感冒清膠囊、磷酸奧司他韋等其他抗流感藥物,且安全性良好。
銀翹散作為我國自古以來治療溫病“風熱在表,兼有熱毒蘊肺”的代表方劑,具有辛涼透表、清熱解毒的功效,對發熱惡寒、咳嗽鼻塞、周身疼痛等病癥具有良效,常與麻杏石甘湯聯合應用治療病毒類呼吸系統疾病,且在改善相應指標的同時,不良反應較單用西藥明顯降低。
至于大黃,其能通腑清肺、通腑瀉肺、通腑安肺,通過促大便將體內邪毒更快地驅除體外。而且,藥效研究顯示大黃具有抗新冠病毒及其變異株的藥理活性,還可抗流感病毒、HIV病毒、HBV病毒,具有抗炎、解熱鎮痛等作用,是非常可貴的一味中藥。
另外的廣藿香可以芳香化濕護脾胃,而紅景天可以發揮調節免疫、抗炎、抗氧化應激、改善循環的作用,被廣泛用于呼吸系統疾病治療中,研究還證實不同劑量的紅景天均不引起小鼠機體肝腎等組織的毒副反應,安全性很高。
綜合來看,連花清瘟組方源自漢代、明代、清代三朝治療瘟疫名方,既有清瘟解毒、針對病毒發揮積極作用的藥物,又有芳香化濕護脾胃、提高免疫固正氣的藥物,兼顧了祛邪與扶正,針對發熱、咳嗽、痰黏不能咳出、咽痛、乏力、肌肉酸痛等這樣一個癥候群有顯著改善效果。
因此,其對于感冒、流感、新冠都能起到確切的防治作用,也就不足為奇了。
現代科研數據來說話
當然,僅從組方來說的話,可能部分人還是不太信服,所以咱們繼續來看看臨床與實驗研究的數據。
針對流感,廣州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現實,連花清瘟可多環節抑制甲型流感病毒H3N2。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的研究指出,連花清瘟可減輕H1N1病毒導致的肺組織炎癥病變,對包括H6N2、H9N2、H7N9在內的多種流感病毒都具有廣譜抑制作用,可調節病毒感染免疫反應。而在循證研究中,連花清瘟也被證實能明顯提高流感患者的癥狀消失率,縮短發熱起效時間,提高體溫復常率,且試驗組未見不良反應發生。
針對新冠肺炎,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證實,連花清瘟可以顯著抑制新冠病毒活性,特別是對奧密克戎變異株誘導的細胞病變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可以實現抗新冠病毒的作用。
而且,早在2020年,連花清瘟就被20余家醫院共同參與的臨床研究證實,可以改善患者發熱、乏力、咳嗽等臨床癥狀,且癥狀消失率高達91.5%,降低轉重癥率50%。近期,一篇題為《連花清瘟膠囊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無癥狀感染者的有效性:一項隨機、對照多中心試驗》在《結合與補充醫學雜志》(JOURNALOF INTEGR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刊發,結果表理明:連花清瘟可夠縮短無癥狀感染者核酸轉陰時間近一半(7天),出現癥狀的比例下降47.5%。
至于安全性,一項連花清瘟自上市至2021年2月的217項臨床研究不良反應的Meta分析指出,連花清瘟或聯合常規藥物,能降低用藥的不良反應發生率(P<0.001),同時并未見與連花清瘟有關的肝腎功能損傷不良反應。
綜上可見,從治病理論、到組方用藥,再到基礎及臨床研究數據,都不斷驗證了連花清瘟在病毒類呼吸系統傳染性疾病治療中的有效性與安全性。而從甲型流感、乙型流感、禽流感到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在這十幾年我國發生的病毒傳染性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連花清瘟也都獲得了治療方案的推薦。
也期待,在未來居家治療常態化的大環境下,能有更多人通過連花清瘟等有效藥物,順利度過疫情。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