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嘉文
圖/受訪者供圖
(資料圖片)
中國式商量是什么?商量,其實就是全過程的民主踐行的過程。政協委員就是這樣一道連接的橋梁,將人民的呼聲傳達出去,尋求一個最和諧的解決方案。
1月5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人民政協報社指導,人民政協網主辦,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持的“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網絡主題采訪活動走進廣州市政協常委曹志偉工作室。
全國首個委員個人工作室
曹志偉委員工作室成立于2012年,是全國首個委員個人工作室。2021年曹志偉委員工作室獲評全國首屆人民政協“杰出委員工作室”榮譽稱號,被視為政協委員履職、創新參與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優秀范例。活動現場,王河、顏盛繁、徐強、鄧兆萍、吳琨、陳筱棠、張瑩、劉根生、朱天芳、熊偉國等委員相繼就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與媒體記者分享參與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履職經歷與履職感受。
“原本審批一個建設項目需799個審批工作日,后來縮短至最少只要50個工作日。”活動中,曹志偉分享了他參與深化行政審批制度的一段往事……
2013年廣州市兩會上,曹志偉公布了一張長達4.4米的“萬里審批圖”,并提出改革建議,引發社會關注。在這張圖上,可以看出,一個投資建設項目從設立到驗收要經過20個委、辦、局,53個處、室、中心、站,100個審批環節,總共蓋108個章,繳納36項行政收費。該圖直接反映了企業辦事的難度。
“萬里審批圖”成為一把丈量改革的標尺。此后不久,廣州成立專題領導小組開始著手流程簡化,行政審批制度1.0改革啟動。但改革并非一帆風順。“改革是針針見血刀刀見肉,有些時候,一個問題的解決需要具有一定的客觀條件,受限于社會發展等因素,痛點難以消除或許是時機不夠成熟。”對此,曹志偉表示,作為政協委員,在調研中發現問題,不能只是“摸一下”。需要持續跟蹤關注,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和及時可用的措施。“10年間,我一直與政府部門并肩作戰,提出1.0、2.0、3.0、4.0版改革建議,繪制優化后的審批流程圖,幫助政府部門在加強監管的同時降低企業的時間成本,優化營商環境。” 曹志偉說道。
簡化計生證辦理手續、網約車合法規范化運營、三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費用納入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抓住“小切口”里的大民生,曹志偉委員工作室用十年時間來探索實踐。
莫嫌提案小,民生福利大
在媒體交流現場,廣州市政協委 員、民革廣州市委會常委、廣州中源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根生表示:“2019年,我提出高鐵地鐵換乘免安檢的提案,但跨部門之間的相互溝通和認可需要多方參與,推動提案落地歷經了一年的時間。現在,廣州站、廣州東站、南站都實現了換乘免安檢,每位乘客都享受到減少的‘5分鐘’。”
今年他將帶著經濟類提案與民生提案進入會場探討。“比如廣州街道上的井蓋與路面高差過大,按照相關技術標準目前廣州大街上井蓋不達標率可能過半。這不僅影響開車的舒適度,而且汽車經過發出的噪聲也影響市民休息。”
對于“中國式商量”,這些委員這樣想
在接受媒體提問環節中,廣州市政協委員、廣東國智律師事務所副主任、高級合伙人朱天芳表示:“ 我覺得中國式的 商量 更多的是一種和諧,或者說它是一種對現有情況尋求解決方法的一條道路。 政協委員就是這樣一道連接的橋梁,在不違反現有規定的情況之下,最終尋求一個最和諧的解決方案。”
“ 作為政協委員,要講真話,講實話。 ”廣州市政協委員、好普集團董事長顏盛繁說道。“ 老百姓需要我們講真話,委員聯系人民,背后有很多人民群眾,我們把真話實話告訴我們的 黨和政府 ,他們在做決策的時候才會知道,人民想什么,社會需要什么。只有這樣, 我們 的建言獻策,才是接地氣的 。”
越秀區政協委員 、 卓越市場研究董事長,中國信息協會市場研究業分會副會長熊偉國 表示,“‘中國式商量’就是發現和提出問題后,政府不僅僅是給予回復,還希望你對回復做出評價。不管是小切口還是大切口,你把一些意見弄通、弄透,把人民的需求提出來。國家有一個長遠的戰略規劃,才能去共同把人民的美好的愿望實現。”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