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在省人大會議上,當劉紅梅代表遇上了劉紅梅代表……-環球快資訊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侯夢菲


            (相關資料圖)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宋金峪 曾育文 王綺靜

            “咱們終于見上面了!”1月14日晚,參加廣東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的兩位劉紅梅代表終于碰面了,兩人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

            在廣東省十四屆人大代表中,有兩位新當選的劉紅梅代表:一位是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衛生應急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劉紅梅,一位是梅州市大埔縣銀江鎮李子坪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紅梅。

            圖右是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衛生應急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劉紅梅,圖左是梅州市大埔縣銀江鎮李子坪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紅梅

            “大會召開前,我參加培訓時才知道代表里還有一個‘劉紅梅’,感覺我們很有緣分。”省第二人民醫院的劉紅梅代表說,當時兩人就加了微信,約著開大會時見一面。

            聽取各項工作報告、準備會議發言材料、撰寫代表建議……自1月10日代表報到后,兩位首次參會的劉紅梅代表緊張、忙碌又充實。

            直到1月14日,大會日程過半,她們才有機會約著見個面。

            “紅梅院長,我是帶著問題來找您的。”剛坐定,來自銀江鎮李子坪村的劉紅梅代表就打開了話匣子。她說,目前,農村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婦女和兒童,但是基層的衛生服務站尤其是村衛生室,很難滿足這些群體的就醫、保健需求。“比如說,最近我們就特別需要新冠感染康復之后,關于恢復期的醫療指導。”劉紅梅書記說道。

            這也是劉紅梅副院長關注的話題。就在14日上午的代表通道上,她還回應了“對于新冠感染實行乙類乙管后,基層如何做好分級診療”的相關問題。

            “從2020年開始,我們就連續3年開展廣東省基層醫療能力提升計劃,培訓了1924名基層醫生。”劉紅梅副院長說,這其中就包括銀江鎮的3名基層醫生。

            劉紅梅副院長說,2022年5月,省第二人民醫院自主研發了互聯網診療平臺——叮唄醫生APP,“下一步,可以將你們的村醫納入到系統,遇到緊急情況我們也可以線上會診、遠程指導。同時,我們還可以開放一些線上培訓資源,提升基層醫生的診療水平”。

            “那可太好了,回去我就跟村醫對接,希望盡早推動落地!”劉紅梅書記笑著說。

            兩位劉紅梅代表,名字相同,履職盡責的初心也相同;兩位劉紅梅代表,所屬領域不同,關注的話題也稍有不同。

            “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未來五年我將通過積極履職,為推動加強廣東基層醫療建設,保障人民群眾健康貢獻力量。”來自省第二人民醫院的劉紅梅代表說。

            “我來自基層、來自革命老區,我會持續關注鄉村振興和革命老區發展問題,希望通過我的努力和呼吁,省里能進一步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投入,提高機械化水平,推動山區農業規模化發展。”來自銀江鎮李子坪村的劉紅梅代表說。

            “我們一起努力學習,做一個合格的、稱職的人大代表!”她們笑著許下約定。

            時針快指向21時,兩位劉紅梅代表準備趕班車從會場返回駐地。“我們還要準備明天代表分組會議的發言材料。”說話間,班車啟動了,她們又踏上了新的履職路。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省第二人民醫院 黨委委員 人大代表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