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防疫科普答疑 | 孩子還沒“陽”,開學怎么辦?-新動態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欣宇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喻


            (資料圖)

            “我家孩子至今還沒‘陽’,能開學嗎?會被傳染嗎?”廣州市中小學將于2月6日開學,引來一部分家長擔憂。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負壓重癥監護室主任吳元凱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廣州已經歷過了一波感染高峰,大部分居民已經感染,即實現了群體免疫,短時間內感染風險不高,因此家長們不必過于焦慮和恐慌。當然,原有毒株及輸入新毒株的感染風險依然存在,大家也不能放松警惕。

            吳元凱

            吳元凱指出,首先家長應該認識到,孩子至今“沒陽”可能存在三種情況:

            第一,可能是已經被感染了但沒有出現癥狀,即孩子是無癥狀感染者;

            第二,確實沒被感染,這主要可能跟未接觸感染者、防護措施到位、已完成三劑疫苗接種且效果好等原因有關;

            第三,有一些研究認為部分人的基因變異、T細胞水平高、免疫狀態好等,導致其不易被新冠病毒入侵或感染。

            “對于第一種情況而言,孩子其實已經被感染,感染后產生的抗體一般可維持3-6個月時間,也就是說短時間內不會被再次被同一毒株感染。第二種情況,孩子在疫情最高峰的時候都沒有被感染,現在身邊人群都是‘陽康’的情況下,感染風險理論上會更低。至于第三種情況,孩子的基因或者體質導致其不太容易被感染,不過這種‘抵抗力’也可能在面對某些新毒株時失效,從而被感染。”吳元凱說。

            吳元凱建議,無論是還沒“陽”或者“陽過”的學生,面臨開學最為關鍵的防疫措施有“四要”。

            一要盡早完成疫苗接種:大量的研究證實,疫苗接種除了可降低感染風險外,還可降低感染后病情發展至危重的風險,因此符合疫苗接種條件的孩子要盡快完成新冠疫苗接種,建立健康防御屏障。

            二要做好健康監測:配合學校做好開學返校前自我健康監測,出現發熱、干咳、乏力、咽痛等癥狀要檢測抗原或核酸,若檢測結果確認感染新冠病毒,需如實告知學校,根據學校要求決定是否返校。

            三要科學佩戴口罩:尤其要注意選擇適合孩子面部尺寸的兒童專用口罩,不要使用成人口罩代替。提醒孩子佩戴口罩時不要隨意觸摸口罩,如果發現口罩出現了臟污潮濕,要及時給孩子更換。

            四要堅持勤洗手:教會孩子七步洗手法,強調勤洗手,揉眼睛、觸碰口鼻、進食前務必先洗手。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疫苗接種 羊城晚報 短時間內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