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豪
走進潮州市湘橋區西新街道布梳街大中興巷,放眼望去,道路周邊干凈整潔。每天早上7點左右,80歲的吳植桐從家中出來,義務清掃這條巷道,至今已有19年。
(資料圖)
吳植桐自環衛崗位退休后,他用一把掃帚,默默為社區居民營造干凈整潔的居住環境,并帶動更多人一起為打造和諧美麗的社區貢獻力量,大家因此都親切地稱呼他為“吳伯”。
“只要掃得動,就會一直掃下去”
吳伯家住布梳街大中興巷,2004年,從環衛崗位退休的他,并沒有閑住手腳,仍然繼續拾起掃帚,義務清掃家門口的巷道。
以前,大中興巷環境衛生一直是一個“老大難”問題,小巷內衛生死角多,居民不注意環境衛生,經常隨手扔垃圾,往往保潔員今天剛清理完,隔天又堆滿垃圾,對此社區居委會也十分頭疼。
面對這種情況,吳伯主動做起了小巷道內的“環衛守護員”。每天起早貪黑,風雨無阻拿起掃把簸箕,將每家每戶門前及巷道都清掃得干干凈凈。
在吳伯看來,保持巷道整潔是自己的分內事。“我們天天生活在這里,巷子臟亂,會給居民們生活帶來很多不便,也會影響健康。我掃掃地,讓道路干凈一點,鄰居們走起來也舒心多了。”
默默義務清掃巷道,一掃就是19年。正是由于吳伯的辛勤付出,獲得了街坊鄰居的一致好評。2020年,他在大中興巷星級模范家庭評選中獲評為“五星級衛生模范戶”。面對榮譽,他卻淡淡地說:“這些年我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希望老有所用,從沒想到能獲得如此殊榮。只要掃得動,就會一直掃下去。”
帶動更多人,共建文明社區
其實,一開始吳伯的妻子看到他年紀那么大每天辛苦勞累的樣子,都心疼勸說他不要這么做。面對妻子的抱怨,吳伯總是憨笑著說:“這種事情,如果沒有人帶頭做好就永遠沒有好起來的一天。我以前就是做環衛工作的,我有責任帶好頭,相信很快這些左鄰右舍就會加入到我們的行列中來。”
事實果真如此,漸漸地,吳伯的堅持打動了街坊鄰居。街坊鄰居們自覺負責好自家門前的衛生與垃圾清理。吳伯每天清掃的任務也越來越輕了,看著干凈的巷道,吳伯不由地感到很欣慰。
2022年,布梳街社區黨委率先在社區里5位先進代表家中設立了“五老紅色講臺”,吳伯家便是其中之一。在他家中小院落里,方寸之間,吳伯抑揚頓挫地開始了他的“五老講臺”,青年志愿者們圍坐在一起,聆聽著吳伯十多年如一日的“平凡”事跡。
正是這種平凡事跡,感染了大中興巷的每家每戶,也影響到整個社區,如今該社區已成為干凈整潔的明星巷道。
吳伯的無私奉獻是文明城市的一個縮影,他微駝的背影傳遞著榜樣的力量。感動著身邊人。2021年,吳伯榮獲“感動潮州人物”稱號。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