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科創之路升級版 汕頭謀建科學城-世界觀熱點

            第二期南澳科學會議上,與會院士專家聚焦汕頭科創升級建言獻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蟻璐雅 姚志德


            【資料圖】

            4月2日-4日,南澳科學會議第二期登場,包括15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在內的省內外專家學者齊聚汕頭南澳。這是繼今年初,南澳科學會議在汕頭揭牌啟動并永久落戶后,高層次人才第二次云集北回歸線上的亮麗明珠。

            值得關注的是,在本次南澳科學會議期間,一場汕頭科學城規劃建設專家咨詢會同時召開,與會院士專家共同為汕頭科學城規劃建設工作把脈支招、獻智獻策。一座面向未來的創新高地拔地而起。

            產學研對接的“升級版”

            羊城晚報記者在咨詢會上獲悉,汕頭科學城初步選址范圍是西臨揭陽市,北臨桑浦山,東臨牛田洋,南臨汕頭內海灣,面積約47.31平方公里,在這個區位上,科教資源豐富、交通區位優越,生態環境極佳。

            汕頭近兩年提出“三新兩特一大”產業布局,產業規模迅速躍進,與此同時,創辦數字經濟大會,連續舉辦多種形式的重磅產學研活動,可以說,汕頭依托產業優勢在科技發展布局上已經有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實力,謀建科學城,則是發力科創之路的再次華麗升級。

            據汕頭市市長曾風保介紹,汕頭于去年獲批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目前各項主要科技創新指標均居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前列,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科技創新基礎,科學城建設具備深厚創新底蘊、扎實產業基礎、廣闊平臺資源和優質高校支撐。

            記者留意到,汕頭科學城初步選址范圍坐落著汕頭大學、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和化學與精細化工廣東省實驗室,擁有1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省級院士工作站,3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8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汕頭謀建科學城,明顯是希望在目前注重引導科技成果從“研”走向“產”的產學研臺階上搭建更高端的平臺。

            依托產業發展找準定位

            在咨詢會上,院士專家提出一個核心觀點:汕頭應在廣東省找準自己的城市定位,聚焦特長項著重發展。

            當前汕頭“三新兩特一大”產業發展新格局是最拿得出手的“高分卷”。據悉,“三新”的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都有喜人新進展:汕頭現有已規劃海上風電開發容量占全省一半以上,海上風電產業園、廣東省風電臨海試驗基地正加快建設,2家新材料企業躋身中國化學試劑行業十強企業,擁有全省8個5G產業園之一。同時,日前成功吸引各方關注的“中國·潮汕國際紡織服裝博覽會”、第22屆中國汕頭(澄海)國際玩具禮品博覽會,讓人明顯感覺汕頭紡織服裝產業、玩具創意產業在加速轉型,大健康產業也集聚發展。

            可以說,汕頭已具備一定的產業基礎。正在謀劃的科學城范圍內,就擁有一個國家級高新區和一個省級高新區,而隔岸相對的濠江區正聚焦汕頭國際風電創新港建設。

            引才應因事設人因事找人

            謀建科學城,關鍵在于能否吸引到高層次科技人才,在各地紛紛出臺吸引政策的人才爭奪戰中,汕頭憑什么可以搶占一席之地?

            咨詢會上,院士專家提出的“因事設人,因事找人”觀點一針見血。對于汕頭來說,當前任務是要思考清楚、梳理明白目前缺什么、有什么、做什么,從而運用優勢資源引鳳筑巢,再用人才創造價值補齊短板,才能確保科學城建設開好局、起好步。

            在咨詢會上,汕頭方面提出,未來的科學城將聚焦六個方面:全力建設有顯著影響力的原始創新策源地、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新引擎、創新創業的加速器、區域科技創新人才的新高地、聯動粵港澳與粵閩浙的全球創新網絡和數字化綠色生態宜居科學城。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