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郭思琦
近年來,隨著觀念的開放,越來越多人意識到提前立遺囑的重要性并開始訂立遺囑。4月4日,廣東省公證協會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3年第一季度,廣東省合計辦理遺囑公證209488件。
廣東省公證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市民所立遺囑呈現出群體年輕化、內容多樣化、方式個性化等新趨勢。在辦理遺囑公證的群眾中,最大年齡與最小年齡差距持續加大,各公證機構接待訂立遺囑的人群里也不乏出現90后甚至00后的身影。遺囑處分的財產種類比以前更豐富了,不再局限于房、車、存款,還包括公司股權、保險單、合同權益、債權、個人物品、保管箱、甚至出現海外資產等。不少年輕人還在遺囑中增添了虛擬財產,如支付寶、微信、QQ、游戲賬號等多種形式。
此外,公證員還可以根據當事人需求,為其“量身定造”,而不是用僵化的模板一刀切,如根據當事人要求,為立遺囑人設立居住權或指定監護人等。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廣東各地公證機構在遺囑公證方面也探索出了諸多亮點舉措。例如,廣州市南方公證處成立了南方遺囑中心;深圳市深圳公證處持續推進“生前預囑”公證和遺囑保管業務;珠海市橫琴公證處探索建立遺產管理人制度等。
廣東省公證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公民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的提高,同時民法典涉遺囑繼承制度的不斷完善,遺囑已經成為不少人因應不測之需、安排身后事的重要選擇。而在眾多遺囑形式中,公證遺囑已成為目前市民最廣泛采用的遺囑方式之一。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