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文脈尋蹤】組圖丨博物院里的文物與故事


            (資料圖)

            5月15日至19日,由內蒙古自治區(qū)黨委網(wǎng)信辦主辦,光明網(wǎng)、呼和浩特市委網(wǎng)信辦承辦的“中華文明在內蒙古”走進呼和浩特網(wǎng)絡主題活動,在自治區(qū)首府呼和浩特市舉辦。圖為活動調研組走進內蒙古博物院。

            內蒙古博物院的前身是內蒙古博物館,始建于1957年,作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它是內蒙古自治區(qū)最大的集文物收藏、研究、展示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圖為內蒙古博物院著名館藏鈞窯“小宋自造”香爐,正面的“己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爐一個”字樣,就是制作此爐的匠人刻下的,“小宋”應該就是這位匠人的名字。

            昭君博物院,稱昭君墓,又稱“青冢”,是史籍記載和民間傳說中漢朝明妃王昭君的墓地。俯瞰昭君博物院,不難發(fā)現(xiàn)建筑設計者希望傳遞出的和親文化元素。

            竟寧元年正月,漢朝的屬國南匈奴首領呼韓邪來長安朝覲天子,以盡藩臣之禮,并自請為婿。元帝遂將宮女昭君賜給了呼韓邪單于,并改元為竟寧。單于上書表示愿意永保塞上邊境。圖為昭君博物院內的昭君雕塑。

            (策劃:董大正 鄧志鳳 許娜)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yè)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fā)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