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下足“繡花功夫” 小巷留存城市記憶(引題)
北海市銀海區(qū)53條背街小巷“一鍵美顏”(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龐慧敏 通訊員 植圣保 王緣
(相關資料圖)
用“繡花功夫”推進廣西北海市銀海區(qū)背街小巷整治改造工程,扮靚城市的“面子”。如今,走在煥然一新的街巷,時常能遇到駐足拍照的人。
北海是一座沿海旅游城市,銀海區(qū)位于城市中心,最具煙火氣。2022年,南投公司成功中標北海市銀海區(qū)背街小巷整治改造工程,涉及銀海區(qū)銀灘鎮(zhèn)、僑港鎮(zhèn)老街巷共53條,涵蓋道路、排水、照明、綠化等工程。
縱橫交錯的背街小巷,看似不起眼,卻緊貼百姓生活,呈現(xiàn)一座城市的精氣神。實施改造提升,不能大而化之、千巷一面,要打造特色,留存城市記憶。
據此思路,福成產業(yè)園項目部科學編制施工方案,在改造翻新的同時盡可能地保留北海背街小巷的“原汁原味”,既要讓老百姓看得見新鮮變化、又能夠感受到家鄉(xiāng)韻味。在施工質量安全管控上,福成產業(yè)園項目下足“繡花功夫”,對每條小巷都“特殊化”對待,按照一巷一版本、一巷一景去精雕細琢。
項目部重點聚焦老街巷“天空蜘蛛網”“地下臭水溝”“中間電線桿”等突出問題,先后對53條背街小巷進行重新埋設雨水污水管道、排水渠擴寬翻新、地面硬化黑化、人行道步磚重鋪換新、墻面粉刷美化等工程,通過專業(yè)施工讓“飛線入地”“雨污分流”“電桿搬家”,對原有背街小巷空間布局進行調整優(yōu)化和重塑提升。
經過整改,“電線桿少了”“蜘蛛網不見了”“天更藍了”“路敞亮了”“圍墻變美了”……老百姓居住環(huán)境、出行道路也變得整潔有序。
當前,北海銀海區(qū)53條背街小巷已全部竣工,修復破損路面16.011公里,打通斷頭路2條,新增人行道19.124公里,新增盲道11.094公里,新增路燈399桿,新增停車位151個,居民們的滿意度大幅提升。居民范女士說,“道路暢通了,通勤效率提高了,以前早上送小孩上學經常堵塞,沒有二十分鐘到不了學校,現(xiàn)在到從家里到學校不到十分鐘,真的是非常便捷。”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yè)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fā)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shù)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