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前后,暑氣正濃,稍一動彈就容易汗濕衣衫。今天(7月22日),我國正式進入大暑節氣,三伏天的大幕也已拉開,意味著一年中最熱的時段到來。明起三天,多地高溫天氣發展增強,中東部十余省區市將遭遇“上蒸下煮”的桑拿天,新疆等地則持續“烈日炙烤”模式。中國天氣網特別推出全國蒸烤地圖,看你家會熱成啥樣。
中東部將有大范圍桑拿天 新疆等地持續遭受“烤驗”
剛剛過去的小暑節氣,全國多地暑熱難耐,平均氣溫達到23.75℃,為1961年有完整觀測以來最熱的小暑節氣。今天進入大暑節氣,高溫天氣將以河南、安徽一帶為中心向外擴張,伴隨著較大濕度,明起三天東北、華北至江南、華南等地潮濕悶熱感升級,新疆等地則繼續維持干熱暴曬的天氣格局。
從中國天氣網推出的全國蒸烤地圖來看,23日至25日,新疆中南部、內蒙古西部等地將出現持續性37℃以上的高溫天氣,新疆最高氣溫超過40℃的區域不斷擴大,且天氣晴朗,空氣濕度小,戶外如置身烤箱,上述地區公眾將持續遭受晴熱高溫的“烤驗”。
23日,四川盆地東北部、安徽、江蘇、湖北東部、江西中北部等地將有35℃及以上的高溫天氣,且空氣濕度大、風力小,戶外猶如天然桑拿房,妥妥的沉浸式“燜蒸”體驗。處于“紅燒”區的東北部分地區等地,由于天空云量較多,最高氣溫多在35℃左右,會有半燜半烤的感覺。
24日,中東部的高溫天氣將有所增多,河北南部、山東中部、湖北中部和西部、江西南部、福建南部、湖南北部和東南部、廣東中部和東部等地會加入“燜蒸”區,開啟又濕又熱的桑拿天。隨著北方降雨增多,“紅燒”區范圍將縮減至黑龍江東部等地。
25日,隨著高溫天氣繼續增多增強,華北南部、黃淮至江南、華南“燜蒸”區接連成片,范圍達到最大,長江中下游一帶不少地方體感溫度可能會超過40℃,同時最低氣溫將在24℃至28℃,悶熱感全天候在線。“紅燒”區則主要出現在河北、山東、河南、山西等小片區域。
三伏已至暑氣漸長 不同人群如何科學防暑?
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常年三伏期間,副熱帶高壓往往勢力強盛,高溫天氣頻發,加上雨水多、濕度大,暑熱感會進一步加劇,中暑風險也隨之升高。不同人群該如何科學防暑?一起來看看。
1.相較于其他人群,老人基礎疾病較多。建議老人日常做好血壓、血糖監測,家中常備清涼解暑和急救藥品;生活環境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定時開窗通風換氣;養成適當午休的習慣,盡量避免在高溫時段外出。
2.兒童的體溫調節功能相對成人較弱,建議盡量避開高溫時段進行戶外活動,同時降低活動強度;外出時穿輕薄透氣的衣物,做好防曬措施;少量多次飲水,適當食用綠豆湯、西瓜等解暑。
3.長時間處于高溫環境中的警察、快遞外賣員、建筑工人、環衛工人等戶外工作者,發生重癥中暑的風險較高。建議這類人群日常保證充足睡眠,盡量減少中午時段的工作時長;戶外工作時使用便攜降溫設備,隨身攜帶防暑藥品,做好防曬措施,注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如果出現頭暈、乏力、心悸等不適癥狀,需及時前往陰涼通風處休息,癥狀嚴重時立即就醫。
4.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人群對氣溫變化較為敏感,因此要避免室內外溫差過大,不要直吹空調。同時,保持規律的飲食和作息,減少高脂肪、高鹽、高糖等食物的攝入,遵醫囑按時服藥,避免劇烈運動,并做好情緒管理。(策劃/杜冰冰 設計/王維一 劉紅欣 數據支持/唐曉靜 審核/陳萌 張慧 余曉芬)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