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興隆街道探索“3+4+5”網格化管理舉措,推動“門前三包”管理見成效。“3+4+5”管理舉措為:啟用“門前三包”“紅黃綠”三色管理執法;明確四項職責進一步強化責任制落實;嚴格執行“五步閉環”工作法。
興隆街道城管部對轄區1233家“九小行業”“門前三包”實行“紅黃綠”三色管理,綠燈店鋪為合格,定期巡查即可;黃燈店鋪需要定期巡查并督促整改;城管部對轄區內經常未履行“門前三包”責任制的商戶標注紅色,對其進行約談,要求他們立行整改,并安排隊員定崗巡查。根據轄區內商戶分類情況,街道城管部協調整合城管水務集團,加強部門聯動,聯合城市治理公眾委員、志愿者突出重點部位重點區域“門前三包”環衛保潔工作,進一步提升網格化、精細化管理水平。街道依托“精靚系統”開展整治,加大行政處罰力度,通過執法記錄儀做好資料的取證留存,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實施規范化管理,依法處罰。截至昨日,街道城管累計出動人員1800余人次,規范“門前三包”500余次,組織現場執法40余次,下發責令改正通知書21份、處罰單12張。
街道城管部通過明確參與街道城市管理網格化“門前三包”工作的網格長、城管行政執法人員、城管執法輔助人員及社區網格員等四類人員在“門前三包”管理中的職責分工,落實網格巡查“一網一賬一記錄”的日常巡查制度,開展流動檢查,保證巡查頻率,夯實“門前三包”監管責任。
街道嚴格按照“門前三包”責任制要求,充分發揮“門前三包”自治聯盟的作用,嚴格落實“每日巡查,采集上報,任務派遣,快速處置,結果反饋”“五步閉環”工作法,對商戶占道經營、門前堆放雜物、非機動車亂停亂放等不文明行為和門前污漬路面進行整治,對違反市容環境衛生“門前三包”責任制內容的行為采取“第一次教育警告、第二次實施處罰”的措施,達到“處罰一戶、提醒一片”的整治效果,逐步改善,亂潑亂倒、亂擺亂賣、亂停亂放、亂吊亂掛、亂貼亂畫等不文明行為。
如今,街道轄區紅色等級商戶全部消除,“紅黃綠”三色管理初見成效。街道也通過加強“門前三包”宣傳引導,有效落實常態長效管理,提升了轄區的市容市貌。
(通訊員 梅寧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孔芳芳)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