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對2021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予以督查激勵的通報》,地處山東中部的淄博市成為“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力度大,支持傳統產業改造、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等工作成效突出的地方”。淄博不僅在傳統產業改造、產業轉型升級中成為典型,而且淄博高新區還成為了山東省自然資源廳評定的2021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之一。
如今,一幅“青山綠水繪新卷、近水遠山皆風景”的生態新城大美畫卷正在淄博徐徐展開。
曾經的“傷疤”如今變“氧吧”
漫步在淄博的四寶山,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幅色彩斑斕的世界。這里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從地圖上看,黑鐵山、九頂山、玉皇山、牧龍山、四寶山、柳毅山、花山,這7座山就像7顆珍珠,鑲嵌在四寶山區域內。
“剛到這里時,東部山區山上到處都是采石場,綠色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山體千瘡百孔。中午和傍晚兩次放炮時間,漫天亂飛的碎石阻礙了正常通行。”樊明惠是四寶山街道萬杰路社區的一位居民,在當地生活了23年,對這里的環境變化深有感觸。
如今,樊明惠每到周末或閑暇時間,就會到花山公園、九頂山公園等市民免費園區游玩。以前千瘡百孔的山體早已不在,短短十幾年,這里變成了淄博中心城區的“氧吧”,成為新的網紅打卡地。現在,當地人嘴里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天變藍,地變綠,城里城郊鳥兒鳴。”
拔掉大煙囪引入生態項目
淄博是山東省的老工業區,素有“陶瓷之都”“石化之城”之稱。但是,在發展陶瓷、水泥產業及煤礦時,發展與環境絞成了一個“結”。“大煙囪,冒黑煙,混混沌沌少晴天,一年吸進半塊磚”,這句順口溜是對前些年當地大氣污染的真實寫照。
如今,淄博拔掉了冒煙的大煙囪,拆除了老舊的生產線,接入了生態項目,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扎實落地。
1996年,淄博開始對四寶山地區進行規劃,著手對這一地區進行生態恢復,先后編制了《淄博市四寶山地區生態恢復與建設規劃》《淄博市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到了2005年,礦山關停和生態恢復治理工作啟動,并在隨后的幾年里,先后關停水泥企業11家、生產線30余條,取締采石廠、粘土礦27家。同時,采取邊關停、邊整理、邊修復的“三同時”措施,加快四寶山的生態恢復進程。
從2003年起,淄博先后實施兩輪“碧水藍天行動計劃”,均把四寶山的生態恢復作為重中之重,編制了《四寶山地區生態恢復與建設總體規劃》,按照“關停水泥生產線,關閉礦山采石場,整理土地植樹造林”三步走的措施,確立了“以山體整理復綠為主線,以產業結構調整為關鍵,以工程帶動為紐帶的發展思路”。
“環境也是生產力”深入人心
行走在淄博高新區,這里有20年歷史的火炬公園,湖岸邊垂柳依依,倒映水中,微風拂動,搖曳生姿,路邊各色花卉,姹紫嫣紅,爭奇斗艷;這里有依山而建的141.4公頃的花山公園,利用花山特有的溝谷地形形成了特色的花谷景觀,一片片茂密、幽深的樹林,為游人營造出城市森林的寧靜;這里有綠絲帶般橫亙在中潤大道上的青龍山公園,讓在電子信息產業園中為夢想打拼的年輕人找到了親近自然、放松身心的好去處;這里還有九頂山公園、南營公園、孫莊公園……
截至2020年末,淄博高新區已累計投資7億余元對四寶山區域6座廢棄礦山進行了綠化提升,完成生態恢復面積約1.8萬畝,生態恢復成效初顯。
為了串聯起黑鐵山、九頂山、玉皇山、牧龍山、四寶山、柳毅山、花山這7座山體,帶給市民更加豐富多樣的體驗,實現城市與自然之間的自然聯通,呈現“廊橋跨山,山水入城”的城市公園空間,2022年,淄博高新區還策劃了橋梁建設項目、玉皇山生態修復項目、秀水廊道項目,通過反復論證后逐步開展實施。
優美的環境吸引了科創企業紛至沓來。淄博松柏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電容觸摸屏生產企業,對空氣潔凈度要求很高。該企業負責人蘇偉告訴記者:“我們選擇了在青龍山公園旁邊建廠,這里能滿足我們對環境的要求,工作之余還能爬山健身,一舉兩得。”
有了環境,項目來了,平臺來了,人才來了,資金來了……在淄博,“環境也是生產力”的理念深入人心,當地對生態環境建設也更加重視。
經過30年發展,“人在林中、城在綠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良好生態環境正在淄博逐步成為美好現實。
(記者王延斌)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