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村民辦事,有時需要先到村里,再到鎮上,最后還要跑去縣城才能辦理好,前后最少要半天時間才能辦利索。現在遇事跟村里的網格員說一聲,他們協助通過‘網格通’APP轉交辦理,很多事不用出村,很快就辦妥了。”談起網格化治理,昌邑市圍子街道孫斜村黨支部書記孫連偉一臉的喜悅。
“小網格”聚起“大民生”。為進一步提升基層治理水平,今年以來,該市大力推行黨建引領城鄉社區網格化治理工作,以黨建為引領,加快體系重塑、數字聯動、資源聚合,以條抓塊統推動強網賦能,努力構建“一核引領、一網聚力、一格為民”的高效、務實、管用基層治理新格局。將城市和農村分別劃分黨建網格和細化二級網格,實現城鄉范圍管轄、群眾生活生產服務全覆蓋。尤其在農村,該市創新將種植大田、灣塘等納入網格管轄范圍,按照生產路劃分種植網格,選配網格協管員負責秸稈禁燒、防溺水等工作,網格協管員既管人、也管地,實現對群眾的生活、生產全覆蓋服務。堅持把支部建在網格上,激活網格黨建“神經末梢”,實現人、事、物兜底服務;并研發社區治理智慧平臺和專職網格員“網格通”APP,打造城市“智慧大腦”,實現“一網統全域、平臺管全城”。
此外,該市還將網格化工作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有機結合,將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菜單推送進網格,通過深化培育“益家小菜園”“希望小屋”“愛心小屋”等“五為”品牌志愿服務項目,深化推動“五聚”,積極倡導新時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活動,以文化人,以德育格,進一步提升群眾文明素質和城鄉文明程度。今年以來,該市已開展各類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270余次,惠及群眾5.7萬人。
城鄉融合,絕不是將城市、鄉村加在一起的一道簡單數學題。該市牢固樹立城鄉一盤棋意識,不斷破解城鄉二元矛盾,不斷優化公共服務“供給”,統籌推動城鄉均衡發展的“有機體”,農民健身設施實現全覆蓋,構建起“城鄉一體化15分鐘健身圈”;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達到國家基本標準,被評為省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省醫養結合示范先行市和省級健康促進市;入圍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創建縣名單,成為山東省5個入圍創建的縣市區之一;獲評“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榮譽稱號。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昌邑市由內而外、多管齊下,正在努力做好城鄉統籌發展這篇大文章。
(記者 王會)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