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玲玉式的大波浪、心心念念的荷葉頭、頗為潮流的爆炸式樣,憑借著一把推子、剃頭刀、空心卷等工具,剃頭師傅們總能締造時尚,國營理發店更是承載了幾代北京人對美的追求。只不過,時代還是變了。北京商報記者走訪聆聽了老一輩人心聲,老牌的國營理發店終究沒能抵擋住時間考驗,四聯美發成了北京城里的獨苗,跟著一起黯然失色的還有傳統的美業和生活服務業。消費需求日漸細分、更為靈活的管理、獨具特色的貼心服務,讓一批連鎖品牌紛紛冒頭且風生水起,老一輩的國營企業又當如何生存?
最后的國營理發店 還記得荷葉頭嗎
白漆脫落的老式理發椅、老式無聲電吹風、剃頭刀、胡刷等“古董”美發工具已經消失在當代消費者的視野中。如果將時間倒退40年、50年,老北京城里像四聯美發這樣的理發店,可是時尚與潮流的代名詞。但凡能走進這類理發店理發,且能與“剃頭師傅”聊上兩句的人,必定被視為品位不凡。
一位七十多歲、家住東單附近的劉老先生(化名)說起老牌理發店的消失,多少有些不舍得,“美白美發廳早就沒了,幾年前菜市口的一家國營理發店也關了,現在只有四聯一家國營老牌理發店了吧”。
“曾與四聯美發并駕齊驅的西單第一理發,已經不復存在了”,當北京商報記者問及北京人常去的老牌國營理發店時,中國老字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高以道有著惋惜與無奈。
“除了四聯美發以外,北京已經沒有其他國營理發店了”,北京市美發美容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給出了同樣的回復。顯然,四聯美發成了獨苗。
隨著時間流逝,國營的老牌理發店在活躍的市場環境下稍顯沒落,即便是還在王府井步行街這樣的黃金地段,也鮮有消費者將它與時尚掛鉤。刮胡刀、手動推子、熱水盆、白毛巾……似乎成了幾十件的老物件,就連“剃頭師傅”得意的荷葉頭、蘑菇頭、大波浪、爆炸式樣等新樣式也有些過氣了。在王府井金街堅守60余年的四聯美發王府井店,已經開始閉店升級,改造方向也將是年輕時尚化。
北京商報記者通過天眼查發現,曾經紅極一時的國營美發廳、老牌理發店已于多年前注銷營業。天眼查信息顯示,北京市西城區西單第一美發廳鼓樓分店已于1998年5月19日被注銷;北京北方服務(集團)公司美白美發廳已于2003年12月13日被吊銷營業執照;北京市東城區東單理發總店京華美發廳已于1998年11月20日被注銷。
根據公開資料,位于米市胡同的一家國營理發店,伴隨菜市口改造區的整體升級,這家理發店拆遷了。
剃頭師傅追不上tony老師? 老手藝理當傳承
當下,少數國營理發店品牌存續經營,取而代之的是北京成千上萬家的民營美容美發店;數以萬計從職業學校學得理發手藝的理發師,同樣取代了師承制的理發老師傅。商場中大落地窗、明晃晃的燈光、軟皮沙發坐、穿著時尚的tony老師……符合當下消費者審美的私人理發店比比皆是,反觀帶有歷史味道的國營理發店似乎“輸”在了數量與距離上。
一位“95后”李女士表示,國營理發店只聽說過四聯美發,“我與家人從沒去過四聯美發,因為家附近找一家理發店更方便”。
北京市美發美容行業協會會長陳桂欽指出,從事服務行業的企業建立起連鎖體系是發展的關鍵,能夠滿足消費者的便捷訴求。“不少國營、老牌理發店內提供修面、刮臉服務,但修面、刮臉的需求與手藝并沒有傳承下來,讓國營、老牌理發店的經典業務無用武之地”,陳桂欽談及無人傳承的手藝時有些唏噓。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