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老一輩的國營理發店多有苦楚 老手藝理當傳承

            與此同時,市場化改制,讓美容行業中的“國營”比例越來越少。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賴陽指出,美業多以中小微企業為主,改制成本較低、職工入股相對簡單,使得這一行業較早且深度實現了市場化。如今市場上發展較好的永琪、東田、木北造型、東方名剪等通過連鎖模式實現了較好的發展。

            陳桂欽指出,“無論是哪個行業,‘老字號’是發展留下的精髓,更要在長久發展中掌握潮流、保持創新”。

            當下消費市場日漸細化,美業市場也將迎來精準化、細分化趨勢。例如,流行的日式快剪、兒童理發、男士理發等專業店,服務于單一的消費群體是未來行業發展的趨勢之一。各大購物中心,用卡通形象改造的座椅、播放著兒童喜愛的動畫片,已經有不少家長愿意買單的兒童理發店。

            “消費者對于美業服務認知愈發成熟,消費認知成熟倒逼行業專業化”,陳桂欽認為。在美業人士看來,隨著市場出現日本快剪、黑科技、兒童理發等新模式,老牌理發店需要提升專業服務水平,適時轉型。美業服務細分是必然趨勢,這也將是行業整體服務水平提高的關鍵點。

            辦卡制度阻礙美業 老牌理發店多有苦楚

            對于國營、老牌理發店的未來發展,賴陽認為,企業要建立現代運營體制機制、經常組織員工培訓,了解當下流行趨勢,在交流中不斷提升競爭力。企業的團隊也要不斷吸納新人才,建立起良性的淘汰機制。

            陳桂欽同樣認為,國營、老牌理發店應該主動創新,保持對時尚、潮流的敏感度。以四聯美發為例,現階段該品牌客群以“50后”“60后”等老年消費者為主,在未來發展中,老年客群可能會產生變化。十年后,“70后”消費群不會接受老舊的發型樣式,國營、老牌理發店處境會更加困難。

            不僅國營、老牌理發店面臨升級壓力,北京傳統美業服務市場也有著類似的苦楚,轉型升級、迎合當下市場訴求已經成為一件迫不得已的事情。

            陳桂欽解釋稱,目前,北京美業市場以工作室、綜合店、專業店三種模式為主。工作室的技師專業技能較高、客戶群穩定,開業后的存活率較高。搭載了美容美發多項服務的綜合店,長久發展會遇到瓶頸,“因為拓展會員、辦卡等方式會消耗較多的潛在消費力,此類門店多會向專業店轉型”。

            值得注意的是,市場化的美業市場因辦卡制度受到了阻礙。一位曾經從事美容行業的負責人指出,辦卡收錢會較早用于分紅、支出等,如果無法持續引入新的收益,門店會面臨資金流風險。

            日前,北京市商務局與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共同制定了《北京市美容美發行業預付費服務合同》。該合同示范文本通過網站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示范文本中設立了7天冷靜期,賦予消費者7日內單方撤銷合同的權利。

            (北京商報記者 王維祎)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國營理發店 辦卡制度 荷葉頭 老手藝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