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夏季,各類海鮮水果占據了人們的餐桌。許多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對食物過敏的患者來說,卻是“舌尖上的煩惱”。 8月9日至15日,是我國第六個“中國過敏防治周”,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食物過敏的那些事。
這些美食的快樂,很多人難以體會
近年來,過敏性疾病患者人數不斷增多,食物過敏也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重視。
數據顯示,全球約有30%-40%的人被各種過敏問題困擾,其中,約有2.5億人有食物過敏癥。
民以食為天,日常生活中,我們遇到的食物過敏到底是因為什么?
北京協和醫院變態(過敏)反應科教研室主任尹佳介紹,“真正的食物過敏是機體的免疫系統對食物蛋白質的一種異常反應,這些異常反應是通過體內一類特殊的抗體(免疫球蛋白E,即IgE)或免疫細胞產生癥狀的。”
簡單來說,當非身體的“異物”闖入的時候,人體的免疫機制就會做出相應的反應來“消滅”這些入侵者。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食品真實性與溯源分會理事長、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技術總師吳永寧此前對媒體表示,截至 2016年4月,已被國際免疫聯合會及世界衛生組織認定并命名的食品致敏原共計297種。其中,62類植物源性食品致敏原205種,40類動物源性食品致敏原92種。
北京協和醫院變態(過敏)反應科主治醫師王子熹表示,“人類幾乎可能對任何食物過敏,最常見的食物過敏原包括:雞蛋、牛奶、花生、堅果、魚類、貝類、大豆和小麥,據統計,這8種食物過敏原大約占到了總體反應數的90%。”
食物不良反應≠食物過敏
“此之甘露,彼之砒霜”,大家口中的美味,對于一些人來說卻無異于毒藥。
全身瘙癢、皮膚潮紅、口唇或眼瞼腫脹、吞咽不適、咳嗽、喘息、呼吸困難、嘔吐、腹瀉、頭暈,甚至出現嚴重的喉頭水腫、低血壓休克而危及生命,食物過敏輕則影響生活質量,重則威脅生命健康。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