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加快促進高等教育“智改數轉” 重塑大學形態

            當前,高等教育基本建設已進入全面升級的“新基建”階段,“智改數轉”是其重要內容,其核心是提升信息技術的應用融合程度和管理服務信息系統的智能化,重塑大學形態。

            在2022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蘇州大學校長熊思東表示,以高等教育為突破口,加快促進高等教育“智改數轉”,為教育數字轉型提供可推廣、可復制的成功經驗。

            此前,教育部等六部門發布了《關于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的指導意見》,對于實現教育數字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熊思東指出,在高等教育新基建推進過程中,目前仍面臨三個方面問題。一是缺乏統一的行動指引,缺乏適應當下、面向未來的解決方案;二是缺乏可參比的建設標準指引,各級政府、各類學校仍然以自我為主,由此形成新的“孤島”;三是缺乏融合,網絡平臺資源建設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沒有實現有效銜接。

            熊思東建議,加強頂層設計。把“智改數轉”作為下一階段我國高校新基建的核心內容,作為高校提升核心競爭能力的基礎保障;要制定統一的“智改數轉”標準,避免解決一所高校問題的同時,出現新的“孤島”現象。

            增大投入力度,各級政府要加快制定本地區高等教育新基建實施方案,加強統籌協調,設立專項經費支持高校“智改數轉”;遴選一批高校開展試點工作,加大支持力度,讓高校“敢轉”“愿轉”“會轉”,形成“雁陣效應”,帶動高等教育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保證人才供給。調整優化專業結構,鼓勵高校積極培養適應高等教育“智改數轉”的相關人才。

            推動校企合作。鼓勵高校借助ICT企業力量,優化升級教育信息網絡基礎環境,打造集創新資源集聚、組織運行開放、治理結構多元于一體的“互聯網+教育”生態圈,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發揮教育強大的輻射功能賦能城市、行業數字化發展。

            推進智慧治理。建設國家高等教育數字資源中心,打破數據孤島,提升高等教育數據治理能力;鼓勵高校探索選人用人新機制,構建工程師+黨政人員共同治理的新模式。

            關注信息安全。建議政府、高校和社會加強協同,圍繞技術的更新和迭代,共同制定高校關于數據安全、隱私保護等相關制度和規范。(作者:溫才妃)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智改數轉 高等教育 新基建階段 信息技術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